他看着她有些苍白的脸,搂着她的肩柔声道:“这套衣服穿着可不如袍子舒适,熙之,我只是想让自己的妻子有个真正的名份——呵呵,其实,是希望我自己能有一个真正的名份,让世人都知道,蓝熙之是我的妻子,我是蓝熙之的丈夫。就是这样!熙之,你身子不好,以后不用穿戴这么繁琐,我们出去就换其他的衣服。”

她依旧没作声,经历了这样的三天,无论是答应或者拒绝,都成为了一种沉重的负担,无法取舍,只好就这样含混着、茫然着、得过且过。

他见她自始至终那么难得一见的柔顺,微笑起来,扶起她:“熙之,我们出去吧。”

连续几个阴天后,终于又迎来了一个罕见的冬日艳阳天。走出门,眼睛一时似乎适应不了这样强烈的光线,蓝熙之不禁微微闭了闭眼睛。石良玉伸手遮住她额头上的光线,她摇摇头,阳光下,所有的意识都清醒过来。

两排宫人立刻行礼:“参见皇上、皇后娘娘!”

蓝熙之吓了一跳,似乎要挣脱石良玉半搀扶半搂着自己的举止,石良玉看她的模样,笑起来,将她搂得更紧一点儿。惶恐和不安越来越弥漫在心底,她不经意地侧了侧身子,挣脱他的拥抱,低声道:“你耽误很久了,去处理政事吧。”

“好的,熙之。我去处理一些事情就回来陪你。来人,扶皇后去休息。”

他这样自然这样理所当然的一声“皇后”出口,蓝熙之心里一震,仿佛要强行摆脱一种既成的事实,也不等他再说什么,赶紧几步往前走去。走得几步,脚步有些不稳,两名宫女已经迎上来扶她,石良玉摇摇头示意她们退下,自己上去扶住她柔声道:“熙之,慢点。我送你回去吧。”

她拂开他的手:“不用了,你快去忙你的吧。”

他并不放手,干脆直接抱起她来到寝宫,摒退了所有前来参见朝拜的嫔妃、宫人。他将她放在床上,见她的神色越来越不安,伸手慢慢将她繁琐的穿戴除掉,取了一件崭新的柔软的袍子给她换上,镇定自若道:“熙之,好好静养一段时间,你的病会好的。”

他那样镇定自若的声音,让她心里更是不安,她道:“你耽误了这些天,应该去处理事情了,你的敌人那么多,一点也大意不得。”

“好的,熙之,你先休息一会儿,我退朝后就回来陪你。”

“嗯。”

连续休养了好几天,这天,石良玉上朝后,蓝熙之在房间里静静地坐了一会儿,感觉到自己的精神比前些日子好了些,就起身出门,准备出去看看。

门口,侍立旁边的两名宫女伸手来扶她,她摇摇头:“你们退下吧,需要人时我会叫你们的。”

“是,娘娘。”

她信步来到石良玉的书房,两名太监有些意外,赶紧行礼:“娘娘。”

“你们退下吧。”

“是。”

案桌上已经堆积了小山一般高的各种奏折。她随意拿起几本翻翻,全是关于各地战争或者胡人反抗作乱等情况,而关于邺国本身经济和民生的发展却几乎没有。现在,邺国处于五胡的全面包围之中,五胡担心的是石良玉作为汉人,建立了王国,一旦和南朝联手,中原势力又会完全回到汉人手中。所以,原本各自攻战不休的五胡空前的团结起来,想打败石良玉再说。偏偏,南朝权臣又不肯和石良玉结盟,一直处于一种观望或者说是落井下石的状态之中。放眼望去,这天下人,竟然都是石良玉的敌人。

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他的这个邺国能存在多久,真是难以预料。

可是石良玉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白天都还尽量抽空陪自己,而晚上拼命加班处理各种事情。她叹息一声,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石良玉退朝回来,直奔寝宫,门口,两名宫女道:“娘娘去了书房。”

石良玉有些意外,赶紧来到书房,只见蓝熙之埋首在一大堆奏折里,浑然不觉有人进来。

他在她身边停下,见她正提笔思索,似乎还没想好应该在奏章上写什么。

“熙之……”

她吓了一跳,手里的毛笔一抖,他看她脸色那样苍白,心疼道:“熙之,你不安心养病,干嘛这样操劳?”

“我想帮你处理一些事情,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我自己会处理的,熙之,你现在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休息——”他拿起一封批阅好的奏折看看,上面的意见完全跟自己所想相吻合,又是喜悦又是期待,“熙之,以前,我身边没有一个亲近的人,感觉全天下都是敌人,现在,有了你,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特别有精神。等你身子好了,就可以替我处理许多事情了,但是现在,你还是只能休息,你的身子好不容易才有了点起色,如果一操劳,又损伤的话,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