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页

但是仅有电机还不行,还要有减速装置,因为电机的转速太快了,做不到细微移动的能力。

减速装置很容易吗?中国都还没有一台合用的变速器呢!这又是一个大难题。

还有高效的刹车系统,这也是汽车领域的一个大难题。

这还只是机械方面,几个明显的难题,在路径识别上面又出现了问题。

刚开始设想的是在地上埋铁钉,但是一计算,发现不行,做不到精准控制,那要埋整块钢板才行。

必须另寻他法。

要重新找一种方法很难,最后经过了几十个工程师花了近十天的时间,才想出了用虚拟地图加埋铁钉的办法。

说白了就是加上数学计算的方法,已知两点之间的距离,加上输送车行驶的距离,就能做到精准定位了。

这样一来,铁钉反而不要埋这么多,精确度由数学算法控制,与铁钉已经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铁钉的多少,由存储器容量决定,这个时候的存储器容量有限,就是装上硬盘都只有可怜的500。

所以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刷新数据,铁钉就是一个确认点,或者说是一个新起点,又重新开始计算。

宋庆伟为了减少研发难度,把智能工厂的智能几乎集中到了智能输送车上,自动机械臂几乎没有智能,它只能依照预设的程序做几个简单的动作。

看起来自动机械臂好像很简单,其实单单一个机械臂的活动部件或者叫关节,就是一个大难题。

这个小小的东西,中国暂时做不出,它里面的技术含量很高。

更要命的是,后世的智能机械臂,自己有感知判决能力,运动不到位或过了,自己可以纠错。

可这种自动机械臂没有这个能力,那就必须要保证机械臂能精准运动,否则会造成它的工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