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另外一御史上了折子,说燕国公早朝过金水桥时,往里面吐痰。皇帝朱批燕国公罚俸半年。没几日,又有人递折子,禀奏燕国公上个月祭祀时,偷偷藏了把扇子在袖中,不时取出给自己扇风。皇帝隐约觉得有点无理取闹了,但按照礼仪规章,燕国公罚俸一年。此后又有人上奏折说燕国公的小儿子藏了一个美貌的寡妇在府中,燕国公的车夫在京中打人,燕国公的孙子强占他人宅第等。
内阁这才隐约发现事情不妙。从一件小事弹劾,然后奏本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牵扯出一个让人无法回避的大事件,而之前弹劾燕国公的官员,会一起扑向这个大案子,掀起风浪,然后浑水摸鱼。现在已经显露出这个苗头来了,比如今日上的奏折已经开始讲燕国公贪污受贿。
张首辅敏锐的感觉到事情绝不会是燕国公个人行为不端,这些官员伸张正义。他将奏折一查,便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弹劾燕国公的官员,年纪都不大。分散在各个部门,却不约而同弹劾一个老侯爵,没有猫腻才奇怪。而且这些奏疏的特点,不像以前的,事实占小部分,大部分则是引用圣人之言攻击被弹劾者的道德问题。这批奏疏大部头陈述事实,甚至精确到几月几日,仿佛亲眼所见,说完也不下结论,留给皇帝圣裁。
拉帮结派不稀奇,哪个内阁成员都有自己的亲信门生和党羽。但今次弹劾燕国公的官员都是一伙的,那么他们的领袖也该年纪轻轻,这不是个好兆头,年轻京官抱负更多,最不安分。
更令他吃惊的是,第一个上奏的竟然是曾经老师的外孙秦敏湛。他记得他的奏折议论的都是国家大事,突然转了性子,说起了燕国公朝服不规矩的小事,着实可疑。如果党魁真是秦敏湛,那可真叫窝里反了。
张首辅建议皇上让燕国公在家休养半年,整顿家规,以避免事情闹大。而他自己得把这批新党扼杀在摇篮里,不能让他们成气候。
☆、58更新来了
日子平平淡淡的过着,没有秦家人和她作对,日子过的甚是舒心。西南爆发如期大乱,也没有闹大,在冬天就被镇压了下去。敏湛虽然早就在奏折提到了这件事,可是皇帝绝对不可能称赞一个小小的翰林的先知先觉,来坐实他不听臣僚纳言的愚昧。张首辅却对这件事上了心,单独召见了秦敏湛,狠狠的夸奖了他一番。
敏湛对首辅的垂青,至若枉然,在外人看来艳羡的首辅眷顾,他回家和妻子一个字都没提。
这样平淡的日子过的飞快,转眼到了第二年三月,明妆清算去年一年的开销后,发现自己的财力没办法再支撑汇祥居入不敷出的现状了。她不禁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了怀疑。难道重生之前在京城听到的传闻都是假的吗?那个人的遭遇难道改变了,在西南没有发生恐怖的事情致使他……
熬不下去了,还是走其他的门路罢。正好这天卓小安来上门送账,明妆做了清盘出兑的决定后,和卓小安一起去了汇祥居,准备给周大厨一笔费用打发他回老家。
还没进门,不经意的瞄了眼店内唯一的客人差点吓的摔倒。她赶紧把卓小安拽到一旁,指着用餐的年轻男子,问卓小安:“他,他以前来过吗?”
“咱这就剩他一个客人了。隔三差五来一趟,点完菜,一声不响的吃完,留下银子就走。”卓小安仔细看那个人,年岁不大,却气质沉静,只是那双眼眸极是冷漠,不是个想让人接近的人。
明妆激动的搅着手帕,道:“就为他,这店还得继续开下去!”
卓小安马上懂了,此人绝不简单,是小姐想要认识的人。只是这官员和权贵甚多,这个男人不知是什么来头。明妆正要和卓小安交代以后的事情,这时就见周大厨从后院走来,端了个汤碗,放到那人桌上。
那人看了眼汤,漠然道:“我没要这个。”
“呵呵,我知道。明天这店就不开了,您是难得在这京城赏脸给我大周的客人,这碗汤就算我免费送您的。”
明妆瞪卓小安:“你跟他说的?明天就不干了?”
“您息怒,我去看看。”卓小安赶忙走进店内,来到周大厨面前,对那年轻人赔笑:“客官,您别听他的,明天这店照样开张。”
周大厨喜出望外:“这店还继续开?不用我卷铺盖走人了?”
卓小安使劲点头:“没错,生意挺好的,没有关门这事儿。”
那年轻人挑挑眉,道:“那你们这碗汤还送不送了?”
“送,送。”卓小安毕恭毕敬的将汤碗向年轻人面前推了推:“您尝尝,大周的手艺,好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