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有了更多的陶模,灌溉与排水的法子就能传播到幼发拉底河的各个地方去。在那里,土地将重获生机,村民们将获得更多出产,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自然会越来越多地光顾你们的陶窑。”

伊南笑着解释。

制陶父子听了,做儿子的心悦诚服地连连点头:“您说的是……遇上灾年,我们家的生意确实不行。但像您说的,乌鲁克附近的村子能丰收,多半都会来我们家订制几件大型陶器的。”

那位父亲却似乎还有点疑虑,摸着后脑,不知道该怎么向伊南解释才好。

伊南赶紧再补上一句:“放心——等到你们复制出了这座陶模,我会让每个到你们那里取陶模的人,向你们支付一‘席拉’的麦子。这个价格你们觉得可以吗?”

这下制陶父子反而有点儿尴尬,做父亲的使劲挠着后脑,面带惭愧:“您……您是为了大家好,我们怎么还能讨要报酬?我……我刚才其实只是担心怕赶工来不及……”

说到这里,这位富有经验的制陶工匠突然吐出一口气,说:“女神交代下来的事,我们父子还有什么可以推三阻四的。自然是马上开工。”

“报酬请你们一定收下,毕竟我昨天说过,我希望每个人付出的劳动,都能看到公平合理的报酬。”

伊南将她的条件说完,低下头向这父子俩行礼:“请务必精确地复制整座陶模,因为这关系到幼发拉底河畔农人的生计和整个乌鲁克地区的福祉。”

制陶父子感动不已,再三向伊南保证,他们一定会好好对待陶模,这才向伊南告辞,由做儿子的双手捧着陶模,像是捧着一枚珍宝,小心翼翼地去了。

在这对父子之后,伊南又见了其他的“新郎候选”,所有人离开的时候都开开心心的,没有半点儿来时的怨气。连旅店的老板都啧啧称奇。

在抚平了“新郎们”的情绪之后,伊南竟又开始在小旅店里一个个地接见从各地来观礼的青年男女。

消息不胫而走,旅店外排起了长龙。

旅店老板笑得合不拢嘴,他在旅店外面摆了一张桌子,向等候的人们供应茶水和滴上橄榄油的面包,售价只有三分之一席拉的麦子——哪怕是赊账也不要紧,只要大伙儿一起帮着宣传,这是“圣女”指定居住与会面旅店即可。

伊南见过的观礼嘉宾,很快经由伊南指点,前往城郊的制陶世家,等待这家的陶模烧制成功。

“快了,最多还有一天半,这一炉陶模就可以出窑。”制陶父子告诉等候的众人,“到时候你们就可以带着这枚陶模,各自返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