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羽林军去将霍景瑞看管起来,任何人不许探视,还有皇后也是,将她和凤藻宫宫人一并押入云水殿中,自此刻起,无论是谁。若是无朕旨意敢擅闯云水殿者,格杀勿论!”
“那陛下,正阳门外那些人……”陈元小心翼翼的问道。
正德帝微眯着眼,眼底全是煞气。他真的想立刻下命杀了挑战他皇权的人,以儆效尤,可是他却知道他不能动那些人,否则才真的如了荣阳王的愿,让他有光明正大的理由起兵造反。
不过荣阳王以为有殷肇在手。编出所谓的证据和殷家旧部,就能颠倒黑白,将二十年前之事尽数泼于他身上,想要借殷家的事情激起天下之怒,点燃百姓愤慨,他未免想得太好了,当年的真相他们皆知,荣阳王所做的半点不比他少,他以为只有他才手握证据留有后手?
他倒是要看看,到底是谁能笑到最后!
正阳门外人潮涌动。原本聚集的百来号人在短短一个时辰不到的时间里,又翻了好几倍,整个正阳门外都站满了人。
他们各个神情激愤,口里不断喊着要见圣驾,就连往日在朝中肃严的一些老臣和御史也在正阳门外议论纷纷,近千人的人潮让得守卫正阳门的宫中禁卫军心惊胆颤,而刚刚奉命带着京畿卫快速赶来的韩越也是愣住,当看到人群最前方站着一身冷冽气势的荣阳王和厉成侯、远山伯等勋爵,还有朝中老臣和林孝廉等一众御史之时,原本想要强行驱逐的心思也彻底散了。他们只得叠起人墙,重重围在正阳门外,谨防那些乱民趁机冲入宫中。
薛柔和狄焕站在茶楼之上,看着人群最前方意气风发荣阳王。眼中都是带着笑意,他们都在等……等宫中,等正德帝的反应。
一个多时辰过去,宫中仍旧无人出来,就在荣阳王准备鼓动身后之人大闹之时,宫墙之上。一道明黄色身影豁然出现在那里。
他高高在上的俯视着下方密密麻麻麻的人群,目光在荣阳王等人身上划过之后,神色莫测的冷哼一声,身边的陈元这才尖声道:“陛下驾到……”
正阳门外众人正骚乱不止,却突然听到正德帝驾到的声音,所有人猛的抬头看向城楼之上,就见到一身龙袍的正德帝站在那里。
最先下跪的是林孝廉等一众朝臣御史,紧接着厉成侯和远山伯等一众勋爵也跟着跪下,身后那些原本闹腾的百姓大儒也跪了下来,最后连荣阳王也不得不咬牙朝着城楼上的那抹身影跪了下去。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人无论是甘心还是不甘心,情愿还是不情愿,这一刻面对高高在上的正德帝都低下了头颅。
无论如何,不管当年殷家之事是否冤屈,在没有明反之前,正德帝是君,他们是臣民,藐视君上就足以让正德帝对他们诛灭九族。
“平身吧。”正德帝让众人起来之后,这才沉着眼扫视众人之后,淡淡道:“今日是谁敲响了青龙钟?”
“回陛下,是臣等!”
远山伯等人闻言站了出来,荣阳王站在最前方,他身后不只站着十几个世袭勋爵,还有数名文士大儒和军中将领,正德帝见状直接将目光落在了荣阳王身上,“荣阳王,你可知敲响青龙钟后有什么后果?”
“臣弟知道。”荣阳王看着正德帝,见他仍旧是那副高高在上的模样,眼底划过阴鸷,“太祖有言,为防止朝中出现欺上瞒下,审案不明,昏君乱政等情况,特地用天降之石打造青龙钟,上呈于天,下佑于民,但凡所受冤屈之人,敲响青龙钟后,无论帝王朝臣,必正视之,而为防止有人胡乱敲响青龙钟,但凡敲钟者,百姓平民需受五十鞭刑,朝中众臣需以顶上乌纱相抵。”
正德帝闻言双手负在身后,淡淡道:“既如此,来人,卸去荣阳王等人朝服官帽……”
“慢着!”
荣阳王上前一步,冷冷看了韩越等人一眼,原本准备上前是京畿卫等人顿时停在原地。
荣阳王仰头看着正德帝,声音毫无半点恭敬道:“皇兄,你切莫忘了,太祖所言乌纱相抵,只是指敲响青龙钟后,若不属实并无冤屈,才会卸去乌纱官职不保,而我等手中有真凭实据,证明当年殷家之事乃是冤案,而父皇之死更非先太子安王所为,皇兄,难道你不准备查明真相,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未完待续。)
s: 第三章……话说这个月看看能坚持三更多久……这个月就当还债+福利,下个月要不要再来一发月票加更呢~~也不造还有木有小妖精像上上个月那样支持月下~嗷呜~xh211
☆、222 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