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颈仰着,眼前的水珠不断放大成气泡。
像极了那年的雨天,这么大的雨,他也是如此昂头。
只不过当年少年踌躇,悔恨交织,封闭心扉,现在却是柳暗花明了。
他穿好浴袍出来,继续联系冯常舒。
冯常舒紧急排查数量货车后还是一无所获,回复说:“先别打草惊蛇,他们极其狡猾,肯定有更隐秘更安全的渠道。”
最后一丝希望也没有了。
褚澜川淡淡应声,挂断电话后累极。
他这段时间一直在调查“山鹰”的后继人,一门心思扑在上面,好不容易看到点苗头,现在再次回到起点,所有的成果趋近于无。
男人站在海景房的玻璃窗前,浴袍领口微敞,锁骨隐隐可见。
雾气雾满了玻璃,看不见海上的波澜。
他抬手,在雾化的玻璃上画着毒贩走/私最有可能的运输道路。
如果不走陆路,加上谢钊枪击现场位于江城码头
褚澜川脑子里警铃大作,几乎是将手头的推测一气呵成。
他们通过陆路运输家具,目的只有一条,那就是掩人耳目。
水路运至码头,很可能将毒品藏匿在大宗货物中。
尤其是中缅边境,湄公河穿梭,江城水流不息,无疑为水路运输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他立刻给冯常舒拨了电话:“冯队,关于谢钊案发的码头,我想还要值得挖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