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戴久了,终是要拿下来的,脑子太杂了,终究是要清理的。
年龄到了,有些事情也就看淡了,渐渐的也就放下了,普普通通的开心与难过,再一次出现在人的心灵中。
这是一次蜕变。
正如那论语所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岁褪去所有的幻想,开始自立自强,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
四十岁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做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五十岁懂得了天命,知道天下大势不在逆,而在顺,顺势而行,事半功倍,同时也不在去纠结于以前看重的那些事物。
明悟了执着是没有意义的,渐渐的也就全部放下了,从而整个人也就单纯了。
六十耳顺,能够正确的面对各种言论,不为好的狂喜,不为坏的烦恼,从而不会再感觉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
到了七十,也就能随心所欲了,万事随心,万事随欲,跟孩童时一模一样,但也因为经历了一生,明悟了一切,所以随心所欲的同时,也不会越出规矩范围。
当然了。
论语所说的这些其实是说的孔圣人自己。
外人如何,可借鉴于这个心态历程,但不可借鉴这个时间。
越是学问深厚的人,越是经历的多的人,这个时间也就越短,甚至和古时候那种环境比起来,现代的网络社会熏陶下,人的心态会转变的更快。
或许有人四五十岁就达到了这种心态也说不定。
毕竟这是心态,而不是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