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页

从难看的蚕和蛹,到破茧成蝶的刹那;从平凡地埋在地底七年无人知的寂寞,到一朝破土而出,挂在树梢上噪鸣一夏……

她嘴里讽刺着当年的张若霭很丑,可从来不相信她儿子是个庸才。

不为别的,只为他是张廷玉与她的儿子。

也许还因为张廷玉曾说过一句:张家难出庸才。

八年来带着臭小子吃喝玩乐,也是顾怀袖的良苦用心。

她亲眼见着霆哥儿去时的悲剧,只为当年一只微不足道的竹蜻蜓,打小多少孩子关在学塾里,就巴望着痛痛快快玩一回?可终究不能够。

如今她是让张若霭玩儿够了,他既不会像寻常孩子那样遗憾,也不会像是寻常孩子那样坐在学塾里还心神不定。

而他儿时接触的这些东西,又很快能够一一在他所读到的书本之中,进行印证和比对。

张廷玉说,这样挺好。

顾怀袖也觉得,这样挺好。

这样挺好罢了。

康熙在山东停下的时候,偶然见到张若霭,倒是挺欣赏,道了一句“顾三那刁民竟养得出你这样的儿子来,真是造化”。

结果张若霭开口便道:“议生草莽无轻重,论到家庭无是非。反之何如?”

康熙大吃了一惊,就连后面的皇子们听见,也都是忽然色变。

这一句的意思,原是说民间的议论,再怎么热闹也很难上达天听,议论在一个家当中,则就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即便是平白的道理到了一家之中也未必能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