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有必要了,再盖一座就好。
竹管,四十公分长一段一段,极其漂亮的切口,绝对对开,分毫不差。
他在那刀起刀落,我就在旁边掏里头白絮,刮平竹节处。
而后火烤,其中一半压制成弧度比较平的一片片。
这些都充作瓦片,铺屋顶。平的竹青朝上,没压制过的竹白朝上。屋顶铺成斜度不大的人字形,竹片一片下接一片,凸首尾相接盖下来。一排朝上的,一排朝下的,半圆扣住浅弧,雨天的水顺着浅弧的弯度落到半圆里,而后沿坡度而下,一排小沟,便会垂出帘幕。
“这样?”
“嗯,全都这样。”
看看他,再看看堆在阁楼板上的竹瓦。
我好像又没有什么事了。
下,去,吧……
屋子漏雨是何等麻烦的事,竹子又是何其好用的材料,所以么。
其实也可以用一条的,但是长住难免换修,而换修时候,显然这般的比较方便。而且,如此虽然繁琐了些,却简单。
铺出来的屋顶,整齐划一,青白相间,竟然,还很漂亮。
还有屋檐下的引水——就是把屋檐上下来的天雨接到一处的管子,一层和地面之间宽坦的木梯,上头两层的斜竹梯,二层露台的栏杆,以及三楼旁边斜上方,直接以树枝为横梁的,独立的平台。
那个还没有想好做什么用,看看风景,喝喝自酿的酒,却是没有问题的。
以及二层厅里的壁炉,相配的通风烟道。
穆炎真的是太厉害了。
把面前一排竹篓研究了半天,叹口气。
我编来的,篓体平整密实,底上四角端正,娄口圆,娄肚鼓,已经是不错的了——他竹条剖得好,厚薄宽窄都极均匀,想编歪也难。
可是,等他剖完那些,看了我的成品半天,再转身,居然就出来个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