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

于是,又道:”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女方是哪一家的姑娘?“”回娘娘的话,阳哥儿这孩子,从前对女色上一直不感兴趣,这次,看上的姑娘虽然出身不高,可那人才老身倒是见过的,品貌倒是一流的,只是,这门婚事,崔家未必会应允。“李老祖宗斟酌着说道。”哦,原来是崔家的姑娘,本宫记得,崔家现在适婚的姑娘只有四姑娘吧,据说四姑娘也是从小订给南平侯府的,据说再过几个月就要完婚了?“德妃也是世家出身,这些年来,后宫并没有皇后,基本上多半的宫务都是德妃处理的,所以,她对各个世家的人员分布还是有所了解的。

对崔四姑娘,德妃并无多少鲜明的印象?难不成,李三公子这次打算夺人之妻,这才让自家姑妈求到自己头上来了?”娘娘误会了,崔四姑娘的确与南平侯府有婚约,再过两个多月就要成亲了,阳哥儿看中的不是崔四姑娘,而是崔家的表姑娘,崔太夫人的嫡亲外孙女。“”崔太夫人的外孙女?“德妃很快在脑中搜了一番,也很快想起一件陈年旧事来,当年她与崔太夫人嫡亲的女儿还是见过几面的,相互关系还算不错,只是后来发生了那样的事情,这么说来,就算有崔家这个名头,那位姑娘的出身的确不够显赫。”正是,这位窦姑娘虽然出身不高,可人才却是一等一的,先前,老身已经派人向崔家提亲了,可崔太夫人并没有应允,因为向崔家提亲的还有几户人家,阳哥儿又不愿放弃,重要的是,阳哥儿的名声,娘娘也是知道的,老身这是没有法子来,才想从娘娘这里求一份赐婚意旨。“为了成就这门婚事,尽管,李老祖宗心中对窦子涵并不是全然的满意,但在这个时候,她也免不了在德妃娘娘面前给窦子涵说几句好话。”这样呀!“德妃闻言,也多了几分深思,其实对那位窦姑娘倒是兴起了几分好奇之心,李三公子是个怎样的人,德妃也是知道的。一般的好人家都不愿把姑娘嫁给李三公子这样的人,大概是,自家姑妈看到要是和别家相争,争不过,这才求到自家面前吧。

李老祖宗看到德妃的神色有些迟疑,只好接着道:”不怕娘娘笑话,阳哥儿那性子,如果娶不到这位窦姑娘,就要闹着去剃度出家,哎,真是孽障呀!“”如果这位窦姑娘并无婚约在身,本宫倒是可以向皇上求一份赐婚的圣旨。“德妃见状,也不忍自家姑妈失望,当下道。”臣妇带阳哥儿谢娘娘成全。“李老祖宗闻言,终于放下心来。”都说是自家人,姑妈就不必客气了,只是,既然是圣旨赐婚,日后成了亲,阳哥儿就不能再胡作非为下去了,一定要收收心思,这位窦姑娘既然是他想娶得,日后,还是要对对方好一些才是。“”娘娘说的是,等他们成婚之后,臣妇一定带他们进宫谢恩。“李老祖宗闻言,也知道圣旨赐婚,德妃娘娘自然是希望落一个好的结果,才出言提醒自己。”那就好,姑妈就先告退吧,等皇上下了朝,过来之后,本宫就求一份赐婚圣旨,送到两家去。“”是,那臣妇就先告退了。“

李老祖宗退出德妃的宫殿不到半个时辰后,皇帝果然过德妃这里用午餐。

当下,德妃也没有拐弯抹角,就直接求一份赐婚的旨意。

皇上闻言,也想起李三公子是个头疼人物,如果真的有个姑娘能约束了他的性子,也算是一件好事,这门一想,也就没有迟疑,应允了德妃所求,回到御书房后,就拟了一道赐婚的圣旨,派身旁的总管分别到崔家,和李家去宣旨。

宣旨的太监公公刚走出内宫门,与王皓王公子错身而过,王皓王公子并没有多想,他昨日回来,今日并没有上朝,而是去了京畿卫衙门,处理了一下,这段日子压的许多公事,等手边的事情处理完了,这才进宫来。

片刻后,王皓王公子也出现在御书房,当然,先说的是公事,将他这段日子所做的事情向皇上汇报了一番,随后,君臣又商议了一段时间,到了最后,王皓王公子突然跪倒道:”皇上,微臣今日,还有一件私事要求皇上成全。“”私事?什么私事,爱卿说来听听!“

☆、098,各人心思,开苞丫鬟(必看)[手打]

王皓王公子也算是当朝皇帝的爱臣,自从五年前,接任新的暗影统领一职后,一向办事认真,也很得当今皇帝的信任,更主要的是,王皓王公子一向做事公私分明,如今皇上突然听到,这位挨臣有私事需要他成全,他能不兴致盎然吗?

王皓王公子闻言,看皇上的心情似乎不错,在脑中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才不急不速地开口道:“皇上,微臣看上了一名女子,想请皇上赐婚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