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任意浑不在意秦大官人的离开,反是一只瞄着汪洋沉思,直到一阵忙碌过后,支开身边伺候的人才问汪洋:"是王爷叫你过来的?他说什么?"
安猜得多尔衮不会可能对任意有什么话要传,怕任意知道了反而伤心,抢一步说话道:"任姐姐也不想想,王爷有话怎么会叫汪洋来传?他连对我都不大会讲这些的,人家是铁铮铮的汉子,怎么好意思对外人说那些贴心话呢?"
汪洋本来打算斩钉截铁地给任意两个字"没有",好打消她对多尔衮的遐想,不料却被安抢白了去,他此时再说,就什么劲道都没有了,顿时一口气闷进肚里,说不出的难受,心想:怪不得多尔衮那么倚重她,原来还真有本事
任意想着有理,心中还是微微有点失望,便又问道:"王爷特意叫你来不会是没事的吧?"
汪洋终究还是孩子,吃了安的亏正满心不高兴,但任意的话又不能不答,赌气地眼睛也不瞧着安,只拿手指一指安道:"王爷叫她回去呢说是王府附近现在江湖人基本没了,她可以回去了"
安知道是为什么,又高兴多尔衮特意的安排,心情这才转好,笑道:"什么她不她的,对了,;劳亲怎么样?"
汪洋还是不看她,梗着脖子有气无力的回道:"你还是赶紧回家吧,迟了就见不到他了,他不久就要出发他现在好得很,连多尔博都眼红他"
安双手一拍,高兴地道:"这可好了,他终于扬眉吐气了汪洋,是你帮他的吧?"
汪洋"哼"了一声不答,但脸上却是有丝得色,显然是被安说中了安看着忍不住觉得好笑
过后安才拖住任意嘱咐道:"汪洋这小子忠于你是没错,但他讲到王爷的时候还是狗嘴不出象牙的,你要不想伤心,就别听他的,也别去问他,你也知道是为什么这人以后可以用,人很聪明世故,时间久了可以抵消秦大官人在这儿的影响"
任意听了窃笑:"你怎么一副婆婆妈妈样儿?你放心,江湖上的人都怕我,我还会连头家都管不好不成?你现在是不是归心似箭啦?"
安知道她是取笑,也笑道:"怕是有人心里比我还急,不知酝酿了多少话叫我去传达,不如你写个条子给我,我瞅机会给你一条一条地上陈"羞得任意跳脚追着安喊打,而阿弟和小蛋这才被人从外面叫了回来,原来两人从小野惯了,在家呆不住,小蛋挺着大肚子还非要去野地里捉鸟玩,阿弟自然也乐意,看样子,两人真是对绝配
回北京先去看多尔衮,见安进去,比平时多几成的卫士都拿眼睛与她打招呼,当然是没人拦她还有几个人不认识,但看穿的衣服是宫里出来的,可能多尔衮在见什么人安不好冒昧,走到门口停了下来,见里面多尔衮居然拥被而坐,神色憔悴,半睁着眼听人说话上首坐的居然是小皇帝,既然小皇帝在,范文程也当然跟着, 还有两个不认识的
多尔衮头正背着门,没看见安,只顾着听对面一个大臣说话反而是小皇帝先看见安,如仇人相见一般,立刻吊起了眉毛范文程立刻注意到他的神态,朝门外一看,见道是安,便侧身过去低声提醒多尔衮一句,因其太知道多尔衮一定会感谢他的提醒,乐得做这便宜人情
果然多尔衮立刻转过头来,憔悴的脸上有了笑容,招招手让安进去安见此就进去站到他身后,因有公务在身,不方便交谈这时换了一个人说话,安听他自称姓张,名字没听清楚,他是个严肃的人,说话一板一眼的,但都很在理他说:"天下最难治的是书生,以前就叫士人唐朝以前没有科举制度,一般都是由大臣或地方来推荐德高望重的士人出仕世人无有不爱权的,书生只要得了官位,就患得患失起来,为怕丢官,只有好好顺从朝廷唐朝以后有了科举,科举就成了士人进仕的阶梯如果我们恢复科举,以此拉拢汉人士人,这样汉士人反清的念头就没了,满汉联合也就顺水推舟,自然而成同时新朝初入中原,百废待兴,需要大量官员来充实除了选用有军功的外,科举应该是个最合理的途径了,请摄政王三思"
安一听立刻心里大叫一声好,要是没外人在场,她早喊出来了这张姓大臣的一席话当下解开她心里多日来对满汉关系调和的困惑,早知有这等高人在,也不用去范叔群处受那等鸟气了到底是老成持重的大臣,考虑事情果然远见卓识安见小皇帝居然也很认真地听着张姓大臣的话,微微点头,不由奇怪,他那么小年纪知道什么?但见小皇帝一副认真的模样,似乎还真听懂了什么,难道他也是神童?
多尔衮听完思考了一会儿,侧头问范文程道:"范先生,你怎么看?"
范文程想了想道:"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但没那么详细我以为得天下最要紧的是得民心,民心顺,天下就守得住而士人是地方民心的主导者,只要收服士人, 天下民心也就收归朝廷所以我想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广开渠道,搜罗士人为我所用而科举是历朝行之有效的搜罗士人的好办法,不妨依然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