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此前想着过继,只等着宗室诸子年长些,能看出才质如何,再择优接到宫中,对此也不怎么在意。
可眼下既然大婚,有了自己的嫡亲骨肉,自然不会将皇位传给别人。
他已经三十三岁,年过而立了,可真正培养起一个合格的储君,却要将近二十年甚至于更长的岁月。
倘若青漓这一胎生的是公主,下一胎只怕就得他三十五岁的时候——这还要在青漓下一胎能生出皇子的前提下。
像是卫子夫,也是在接连生下三位公主之后,才生下了武帝的长子刘据。
要真是这样,皇帝只怕真得抓瞎。
就算是一年一个,那也得等到他年近四十,等到太子及冠,他又会是什么光景?
更不必说,一个接一个,毫不停歇的生孩子,对人身体的伤害会有多大。
除此之外,皇帝也有更深一层的顾虑。
他毕竟比青漓年长许多,倘若不出意外,必然会走在她前头。
那时候,她唯一能依靠的,自然就是儿子与母家了。
皇太后身处宫中,母家纵然强盛,却也是难及,真正能起到作用的,还是亲生儿子。
若有长子能震慑朝纲,她这个皇太后,自然跟着享清福。
若是只有幼子在侧,他自己都尚且需要皇太后扶持,受制于朝臣,皇太后的日子,难道会很舒适吗?
几番思虑下来,皇帝想要个皇子,也是无可厚非。
青漓对于他的心思也能猜出几分,所以心里即使是觉得无奈,也没有反对他对于送子观音的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