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打败突厥西进拓海

贞观天子 北诸侯王 1203 字 2022-11-20

“是。”顿了顿,李珍迟疑道:“殿下,出海真的有利可图么,方才听张使君所言,战船建造,耗费甚多。何况,殿下所求,非琉球倭国,那种地方,真的找得到吗?”

李智云一笑,拍拍他肩膀。

“阿珍,此事若成,你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了。”

怎么可能没有!

只要找到那几样农作物,大唐将会更加强盛,唐人也会越来越多!

若不是迫于现在国内的情况,李智云真想大肆建造战船,然后派遣他们出海,去寻找那失落的大陆。

只可惜,他不能。

不仅不能,还得慢慢熬着。

他交给张镇周的任务,期限可以看作是五年甚至七年左右。

毕竟,他当前要做的不是出海。

北有突厥大患,西域还有诸多小国。

首先,他得拿下这几个地方,然后再考虑其他。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不过,现在他倒是可以让张镇周在扬州那边先派人出海探探路,等突厥平定,国内安稳,那个时候或许就可以出海了。

在李珍下去后,李智云想了想,又任命赵慈皓为扬州长史,让他去扬州配合张镇周。

这样一来,再加上拂衣的人,一明一暗,方能彻底掌控扬州的大小事务。

他暗自告诉自己,现在不能着急。

当务之急是先扫平反贼,打败突厥,然后再来决定是西进还是拓海。

反正,现在急也没用,扬州等地元气还没恢复,民生凋敝,不宜大兴土木。

在他看来,让张镇周扩建渡口和船厂,只怕是个长久的工程。

“不管那么多了,先埋一子,待将来条件成熟,再言其他。”

想到这里,李智云又神思天外,将来要不要搞一個船舶司呢?

紧跟着,他摇头苦笑。

好高骛远了,还是先沉下心做眼前的事情吧。

隔日,民部尚书唐俭向李智云汇报秋收成果。

关中、巴蜀两地,不出意料的丰收。河东、河北两道的收成,则是勉强供百姓食用,河南道倒是多收了一些,算是一个好消息。此外淮南道、安州道、山南道,收成较之往年都有提升。

再三考虑,李智云下令,将收上来的粮食全部封入库仓。

现在是武德六年,他得开始储粮了。

因为,他隐约记得,武德九年以后,天下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