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清除东宫余孽之臣

贞观天子 北诸侯王 1256 字 2022-11-20

无论是提拔自己人还是打压异己,楚王都做的游刃有余。现在提拔于世虔,更是在巩固楚王府的世家力量。

而裴矩想的更深一层则是,楚王的聪慧,远超废太子。他觉得,楚王很清楚大唐的立国之根基在哪儿。

只要稳住关陇,将来不出大乱子,楚王只会越来越强。

他忍不住腹诽,楚王真的只有二十岁?

这份老谋深算, 可不像是年轻人该有的。他不禁想起隋炀帝, 那位也是一个资质出众的帝王, 只可惜就是太能折腾了,而且是不顾后果的折腾。

如裴矩猜测的那样,李智云很清楚,大唐立足关陇,他第一步必须要稳定关陇。欲稳定关陇,必取其头部三家。

即窦氏、独孤氏、于氏。

窦氏不必多说,宜阳坊大火一案,李智云知道短时间内他是不可能拉拢窦氏了。再者,窦氏在秦王死后立即向废太子示好,毫无底线可言,李智云也不敢轻易相信他们。

而独孤氏早已是他的人,提拔独孤怀恩做京兆尹,就是给独孤氏甜头尝尝。

那么,剩下的就是于氏了。

他和于氏没有深仇大恨,拉拢他们应当是可行的。

若独孤氏和于氏都靠向他,这就等于一大半的关陇世家支持他,剩下窦氏,翻不起什么风浪。

杨恭仁等人都是聪明人,自然不会在这个大事未成的时候就开始争权夺利。他们清楚楚王为什么要这么做,因此并无意见。

对他们三人的懂事,李智云很满意。

唯一的不满意的就是一直没说话的裴寂,不过他现在没有老李给他撑腰,他的意见等同于放屁。

李智云理都不理。

裴寂也不敢随意提意见,因为他现在已经见不到皇帝了。

他感受到了来自楚王的危险。

不久后,李智云写好旨意,拿起印玺盖章,命吏部尚书独孤晟亲自去一趟于府。

于世虔接到圣旨的时候,想了想,直接答应。

不答应也没办法了,现在太子、秦王、齐王,全都死光了,皇帝又行将就木,将来谁登基,一目了然的事情。

这个时候不顺势倒向楚王,那才是傻子。

接到旨意的第二天,于世虔来到立政殿,拜见楚王。

“老臣残躯,还能为国效力,多亏殿下怜爱,老臣必定恪尽职守,请殿下放心。”

于世虔年纪不小了,走路都要人搀扶,说话很慢,时不时就是一阵咳嗽。

看其样子,想来也活不长久。

这个人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李智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死的。

“于公言重了,本王素来知晓,我朝能有今日,离不开于氏,还请于公日后要多多指点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