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来自杜如晦的解答

贞观天子 北诸侯王 1128 字 2022-11-20

李智云瞳孔一缩,“太子认为,我支持他!”

“不错。”杜如晦道:“不仅如此,王珪也会认为殿下亲近他们,排斥关陇,如此一来,日后必会百般拉拢,甚至逼迫殿下做出选择。而薛参军本就出身河东薛氏,隶属于山东士族。殿下支持太子,不正是他们想看见的么。”

一瞬间,李智云冷汗打湿内衣。

他刚刚,险些走错。

就算独孤氏不知道这件事情,可正如杜如晦说的那样,人是从他这儿送出去的,太子随时可以将这个消息散出去。

“他为什么要设计我!”李智云咬牙切齿,“我视他为兄,多加礼遇,从不曾慢待,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是一场斗争,关乎大唐继承人选择的斗争。

从目前东宫的班底来看,太子明显偏向山东士族。

而山东士族素来和关陇贵族不合,这是两个集团延续百年的争斗。

前隋时期,太子杨勇被废的根本原因就是他身边的关陇人士太多,犯了杨坚的忌讳。

杨坚觉得以杨勇的能力根本无法驾驭强悍的关陇贵族,隋朝迟早会走上北周的老路。所以,他选择了败家子杨广。

杨广身边的头号马仔是谁?

弘农杨氏,杨素!

山东士族并非是单纯指五姓七望,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个对门阀世家的统称。

所谓五姓七望,那是魏孝文帝用来收买北地士族人心的计策。

从地图上看,太原王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其实都在大河周边,也就是北地。

而在百年的南北分裂之中,魏孝文帝为了融合汉民,提出贵族门阀,划分鲜卑贵族和汉家高门,两者互相通婚。

崔氏、卢氏、王氏、李氏、郑氏,都在河北或者并州扎根生存,遭到北魏统治,想不答应都难。

于是,五姓七望的说法渐渐传开。

但其实,除却这七家,天下还有很多的望族门阀。比如弘农杨氏,河东薛氏,琅琊王氏,闻喜裴氏等等,他们的势力一点不弱。

在并州,素有‘北王南裴’的说法,闻喜裴氏一点不怵王氏。

前隋的太子之争,山东士族赢了,关陇贵族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