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孟喜看她神情骄傲,与有荣焉,不由得想起那年给自己送菜谱的安文野,知道就是她无疑,因为当年的报纸她和老陆都看了,她还问老陆,看着这姑娘有没有一种“同类”的感觉,毕竟都属于高智商人群嘛。
谁知老陆当真点头,说是。
那一刻,她是真相信,聪明人是能很快在人群里找到自己同类的。
“你家那四个想去?那是有点难。”苏玉如递过来一杯清亮的茶水,“我记得市委好几个领导的孩子都要进去呢,一届新生只招200人,分成五个班,别说军区领导的孩子,就是书城市这些,名额也不一定够分。”
张川当年没去成,可不就是因为名额太紧张,她又不想去求以前的“老人”嘛。
卫孟喜相信她说的,看来自家这四个崽是真只能去两个了,“那张川所在的一中,您觉得怎么样?”
“还行吧,比八一肯定比不上,主要还得靠自觉。”
卫孟喜理解为,那就是老师管理不够严格的意思。
四个孩子里,最认真的其实是根花根宝,但成绩最好的却是卫红根宝,因为根花的数学稍微欠着点。而要说学习的自觉性,最差的是卫东和卫红,客观来说,她当然是希望自觉性差的能去管理严格的学校……可要是让根花根宝去一中,她又怕孩子有想法。
虽然现在没有人提她不是亲妈的话,但孩子们心里都清楚的,她做了这么多年的端水大师,好容易才改变上辈子孩子们心目中的“不公”,不想再在这种时候让孩子们觉得不公平。
“你这事,不好办。”苏玉如也想到这茬,卫红卫东要是不让他们去八一学校很好解释,因为他俩历来神经大条,也更巴不得不去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呢。
可根花根宝就心思细腻敏感……
卫孟喜也是头大,“那依你看这事怎么解决?”
“抓阄呗,谁抓到算谁的。”
卫孟喜就知道她会这么说,因为她在回来的飞机上也这么想。
回到家,正好赶上孩子们放学,看见她都很高兴,一个个书包都没放下就来找她,“妈妈你这么早回来是给我们惊喜吗?”
“工作的事情忙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