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现在自己这食品厂的工作好好的,也不好找理由辞职,所以现在韩春明也有点难办。

韩春明提着两瓶茅台,顺带从杂货铺买了一些熟食,慢悠悠走到破烂侯的家。

前面那箱茅台,就剩这两瓶了,前几天送了两瓶给关老爷子,结果老爷子一喝就上头了,打听到韩春明还有几瓶,拉着韩春明的手,靠着死皮赖脸,死活还要韩春明把酒给他送去。

韩春明留了两瓶外,其他几瓶全送给关老爷子了,自己虽然喝酒,但是对酒好不好,并没有特别的情怀。

到了地方后,破烂侯正好在家,见到是韩春明,破烂侯也有吃惊,不过还是笑着站起身,开始招呼韩春明坐。

破烂侯他家房子很昏暗,最关键是本来面积就不怎么宽敞,里面还堆满了瓶瓶罐罐,韩春明一眼扫过去,全是明清一些瓷器,就连桌子椅子,都是正宗黄花梨,看来这地是一个宝库呀。

其实这些玩意,这个年代,大家对此并没有多少稀奇的,特别清代的瓷器瓶瓶罐罐,很多家里,都有一些,不过都是生活器具,值不了几个钱。

古董真正升起的年代,已经是九十年代了,到了二十一世纪,才进入黄金时期。

这个年代,国内的文物交易,还是一潭死水,几乎大伙对古董文物的概念都还很模糊。

普通人如果想把自己家的古董卖掉,只能卖给国营文物商店,收购价,那是特别感人,但是很多人还是选择卖掉,因为古董不能当饭吃。

文物商店的作用还是挺大的,收购全国各类文物,再挑选珍贵一些的文物进各大博物馆,其他的可以出售。

一件官窑明清的瓷器,在文物商店才卖几十块钱,对于这个年代的老百姓来说,就算几十块钱,依旧大多买不起,所以在七八十年代,进入文物商店购买古董的,大多都是老外,还有一些华侨。

文物商店除了卖古董外,还卖书画,相对于瓷器,书画这东西的价值判断就模糊很多了。

书画这东西,炒作性太大了,后世很多卖出天价书画的大师,现在还无名小卒一个。

后世大名鼎鼎的齐白石等一些绘画大家,在这个年代的书画才十几块钱一副,一些在世的大师,都是几块钱一副,这些到了后世都是几百万,甚至上亿一副。

如果真要赚钱,只需要用一千块钱,去文物商店购买书画,等几十年后,这一千块钱可以变成十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