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洋务运动持续近三十年,清廷的军舰和武器并不是特别落后,结果万万没想到,一不堪一击,被小倭子打得那么惨,而且投降那么干脆。
而且他们也没想到清廷如此软弱,连小倭子那样的小弟弟都能索赔两亿两白银,连军费清廷都愿意给。
原来还可以这样玩,打一仗,不但可以获得上亿的赔偿款,还可以强占各种口岸,这么好的事,自己可不能落后了。
于是这几年,一系列割让土地和强租,让清王朝四处漏风,到了这一步,必须还得给清廷来一次大的,最好再搞几亿白银,把华夏彻底沦为殖民地,到时再扶持一个清廷王爷上位,美滋滋,多好的活计。
到了这一步,这些列强纷纷凑到一起,商量如何瓜分自己的利益,其中小倭子最积极,因为同属亚洲人,而且有类似的文化传承,小倭子从一开始,就对华夏这块土地垂涎欲滴。
身为岛国,小倭子的国家先天就有些畸形,而旁边的华夏,物大地博,清廷的溃烂,对于小倭子来说,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的时刻。
自己只需要控制华夏一两个省份,就足以,但是这个年代的小倭子,也才刚刚发愤图强,有了一点点小实力,虽然在甲午战争打赢清廷,但是实际上,小倭子在列强们的眼中,还是小弟弟一般的存在,于是小倭子要想未来占领华夏的地盘,必须得图图徐之,不能操之过急。
历史上的小倭子,就是这样做的,最开始就是扶持华夏国内的野心家,比如某位“国父”,从甲午战争过后,主动邀请华夏的大好青年去倭国留学。
同时广交华夏政商界的“朋友”,到了小倭子侵华之前,小倭子的“朋友”,遍布整个华夏政商界,甚至很多军阀,都有倭国留学背景,这也为小倭子日后侵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说甲午战争是让小倭子觉得自己站起来了,那几年后的倭俄战争,彻底让小倭子的自信心爆棚了,连俄国那种老牌列强都不是自己的对手,那说明我们小倭子占领华夏,统治全亚洲,才是天命之选呀!
列强们在计划对清廷动手之前,也做了很多计划,比如向南方某些省份保证,这次只对燕京的紫禁城动手,我们只教训教训慈禧那个老妖婆,不会全面入侵华夏,你们可以放心看戏。
于是列强和南方地区签了不侵犯的协议,于是南方一带,有了东南互保条约,就是几个省份的大佬同时宣布,不参与清廷和洋人之间的纠纷,我们也不会出兵去帮忙清廷,到了这个时候,实际上,清廷已经在分裂的边缘了。
而北方地区,包括袁世凯在内的新军,这些花了清廷大量钱财培养出来的新式军队,都准备坐着看好戏,不少人心里恨不得清廷被洋人端掉,这样南方就能独立出去,华夏就能形成新的势力划分,重新洗牌,再一次进行权利划分。
对于列强们的咄咄逼人,清廷实际上,早已经没办法了,只能任人宰割,但是慈禧还是心里有些不甘,各省的大员们靠不住,自己训练的新军也靠不住,这个时候,还能怎么办?等死吗?
于是开始纵容各地的义和团对抗洋人,一些主战派,也抓到机会,纷纷在她面前吹嘘义和团有多厉害,有多牛逼,刀枪不入,人人都是以一敌百的好汉,忠君爱老佛爷,绝对值得信任。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义和团运动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