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缓缓走到他身前,把罐子放在他身边,也不朝他身上淋,一人弯下腰,朝他耳边喊道。
“白三爷,七爷要我待你问个好,他说希望你以后老老实实遛鸟养花,别在蹦跶了,你这把老骨头,也经不起第三次折腾了!”
说完,这人便站起身,和另外一人缓缓消失在浓烟中,白三爷看到这一幕,愣了半响,被烈火烤得皮肤疼痛难忍,终于彻底清醒过来,连忙跌跌撞撞爬起身,冲出大门……!
第310章 :百年耻辱
百年耻辱时间到了一八九七年,清王朝的局势是越发溃烂,老百姓的日子是越发艰难,各地每年冬天逃荒进京的人,是一年比一年多。
大街上的流民乞丐大多骨瘦如柴瘦,衣不蔽体,满大街都是,人流的增多,这到形成一种畸形的繁荣,各种集市热闹无比,卖艺卖身的,做点小本生意的,挑街走巷的货郎也多了起来。
各地的官老爷收的赋税,一年比一年重,别说普通老百姓,就是小地主,家里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各地的田赋、矿税、盐课、茶税及各种工商杂税,甚至采用借税、厘金、义谷等手段横征暴敛层出不穷,王朝危在旦夕。
没办法,清王朝欠款太多了,八旗子弟又多,养那些饭桶,也要粮食和银两,各国列强又虎视眈眈,上层盯上老百姓的口袋,列强盯上清廷的口袋,一环接一环。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过后,清王朝的国门是彻底打开了,全国各地的口岸就建了几十个,这些口岸,基本都控制在列强手上,把清廷的白银和其他原料运回国,再从国外运送破烂玩意卖给清廷,这一套他们玩了几百年了。
去年清廷开始筹借第二期对小倭子的赔款,如同争抢交配权似的,各国列强争先恐后要求清廷必须向他们借款,其中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大英帝国宣称,如果清廷不向英国借款,大英帝国的军舰开到清廷家门口,不惜动用武力,让清廷来借钱。
这些列强为啥这么热情借钱给清廷?
原因很简单,就拿借英国的钱为例,清廷借一亿白银,到手只能有九千四百万两,剩下的六百万两是手续费,另外利息五厘,分三十六年还清,不得提前还,当然,你借钱,总得有担保的东西是吧?
没事,英国已经为清廷想好了,那这三十六年的借款时间内,你们的海关税收就当保证金吧,为了怕你清廷赖账,你们清廷的海关就交给我们大英帝国管理吧。
就这样,清廷的海关行政权落到英国手上了,清廷的海关总税务司就是英国人,从一八六三年到一九零九年,控制了华夏海关半个世纪之久。
后世互联网那些高利贷应该就是借鉴祖师爷的,资本家的传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