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白家这样的京城大世家,每年进账几十万银子,从前白景琦不懂这啥概念,后来和大胡子去大街上溜达,才发现白家这样的大世家,到底有多富裕了。

大街上的物价,一个鸡蛋大概三文钱,一个白馒头三文钱,一个杂粮馒头一文钱,肉类较贵,一斤普通的大鲤鱼十文到十五文,猪肉一斤三十文左右。

外面普通的工人一天工资大概三十文左右,这还是干苦力的,外面剪一次头发才三到五文钱。大米的价格一斤在七文钱上下。

每天干苦力的工人,一天才能买几斤大米,这薪水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不过老百姓吃不饱饭,早已经成为常态。

不要不发生天灾人祸,这个年代的老百姓,还勉强能度日,因为物价一直还算稳定。

在一九零零年前,清朝的物价这二三十年里,几乎还没啥变化,真正到了物价开始上涨的时候,已经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的事了。

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那些有钱人家生活呢?

就白家来说吧,白景琦他老妈每月去领取份子钱,是一百二十两白银,他家三口,每人每月生活费四十两白银,要知道,一两白银可是要换一千文的铜钱的。

而普通人辛辛苦苦干一个月,还拿不到一两银子,而大户人家,每月生活费都是几十两,这贫富差距可见一般。

白家的下人工资还算可以,普通下人每月都有二两份子钱,这可比外面干苦力好太多了,所以说,封建社会,干家丁和丫鬟,可是一个好工作。

像白家这种大户人家,每一房可都是有自己的产业的,就拿白三爷来说,他这些年,从白家上下可捞了最少好几万两银子,这些钱,他拿出放高利贷,每月利息就是上千两。

而外面一个普通老百姓卖女儿,开价都只喊五十两,还还价,二三十两就能买一个标志黄花闺女,这还是好的年景,到了寒冬腊月,饥荒年景,大街上冻得奄奄一息的老人小孩一大把,每天早上,官府雇人拉着驴车,能拉走几十具被冻死的尸体。

城外的乱葬岗,每年冬天,都是野狗们的狂欢地,不过这些野狗也大多活不过那个冬天,狗吃人,人吃狗,凑合着活呗。

这就是白景琦这几年的所见所闻,他算是知道了,什么叫王朝末期了,也终于知道,历史书中,描写八国联军打进城的时候,城外的村民争先恐后递梯子的场景,是多么合理了。

不过这些显然和现在白景琦没啥关系,他这几年在白家的地位很特殊,年纪虽然小,但是深受家里长辈喜欢,当然,也有一个例外,那自然是白三爷了。

白三爷自从在白景琦周岁时候喊出白家出妖怪了,这事也算是和白景琦结下梁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