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俩手放在胸前略微靠下,双手相扣,手臂端直,就像是后世幼稚园小朋友上台表演诗朗诵一样,摇头晃脑的开始背诵。
“《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兄弟俩时而一起背,时而你一句我一句,连续背了五首才停下来,圆溜溜的眼珠看着郑兴安,“郑伯伯,还想听吗?”
郑兴安已经信了他们的话,才五岁多,按照顾北知的说法,仅仅是启蒙而已,就能识得将近一千字,不但说明两个孩子聪慧,也说明了顾北知会教。
又考了考其中一首的诗的含义,都不需要考虑,大宝举了一下手,清清楚楚的回答了,再考一首,这次是二宝举了手之后回答。
顾北知是按照后世小学教育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看到他们举手示意完全没觉得有什么不对,郑兴安却觉得有点特别,就好像特意给了个‘这题我会’的信号一样。
但看孩子们的表情,似乎又是‘我们都会,但这题我答’的含义。
总之不管怎么样,郑兴安觉得这两个孩子学的不错了,说是启蒙水平有些过于谦虚,也让他更加想请顾北知做西席了。
“顾师傅,咱们也算是老相识了,有件事你可一定得答应我。”郑兴安等两个孩子出去了,和顾北知说起了今天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