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7页

“我曹,可找到你了,你小子……”谷蒸

“季总,我们试验成功了!废旧塑料,废旧轮胎,工业重油裂解制氢法成熟了!我们制出来的氢气浓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储备资源压力达到了三十兆帕, 如果储存技术加上低温高压,应该能够更好!我正在尝试把制备好的清奇通入深海,利用海洋的压力达到加压,那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现在我们利用再生资源制造‘绿氢’的计划全部完成,这是项目成果!”

摘下口罩,耿素民漏出大白牙,季东青有一万句责备的话想要出口,最终都被‘绿氢’两个字给堵住了。

当下氢能源燃料电池车和纯电动车已经是国内新能源车的重点扶持对象,有消息国家有最新的规划要出来。

里面几乎取消了对电动车的补助,而对氢燃料电池项目补助非常高,一些地方甚至直接给出了不低于两千万元的项目直补。

现在项目的起始难点就是氢能源的制备和存储,当下中国的整体的制氢技术薄弱、碳排放量较大。

近年来,在整个行业内国内煤制氢占比高达62,而全球水平氢气供给中仅有18为煤制氢。

在以煤炭作为制氢主要原料的情况下,碳排放水平相比直接使用煤炭所差无几,无法达到低碳的要求,国内相关部门一直以来不遗余力的在加大研发和应用绿氢制造技术的比例。

在相应的政策里面已经给了明确条款,一旦技术成熟就可以获得国家的补助,而且相应的科研院所会给与绝对的技术支持,因为国内现在太需要这个技术了。

一旦耿素民这个技术是真的,光是补助启元集团就能够拿到上亿,后续的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厂家都会找上门,这是一门大产业。

再有国内氢气储运成本面临上涨可能。目前国内普遍采用20a气态高压储氢和长管拖车运输方式,成本约为20元公斤,占氢气终端消费价格的一半。

但气态运输储氢密度低,压缩能耗高,仅适用于日需求量在300千克以下、运输距离较短的加氢站。

耿素民的储备技术已经达到了三十兆帕,看似字面上这个进步并不大。

但是真的类比起来所有人就能够有一个认识,人呼吸的时候是一个大气压,一百零一千帕。

耿素民这个提升将让季东青在氢能储存设备方面占得先机,光是这一项季东青就敢让对方再炸十个这种岛屿。

中国那么大,而且立主推动碳达峰和节能减排,氢燃料电池车会成为下一步信了贯彻的主流,国内用氢规模会越来越大、运输距离也会逐渐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