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钟给你归拢老老实实的,车工能干的工作好的钳工都能干,钳工能做的车工就不一定敢动弹,所以如果说车工顶级是七级,钳工顶级就是八级还带尖的!
一套图纸下到车间,钳工研究几分钟就能够把零件图纸里的重要公差标注出来,交给车工那边去加工。
装配这边各种对应的工装卡具现场钳工就能给你摆弄明白的,该焊接就焊接,该加工就加工。那个工装能够借用, 哪几套可以相互组合不用技术人员操心都可以合理调配。
装配环节上面,哪个零部件是最终用来消除累积误差用的, 工件哪个地方需要开工艺孔, 与设计工艺人员进行沟通这都是钳工大拿的活。
所以在以前的工厂里面, 钳工在工厂内是有绝对话语权的,工资也是比普通设计人员高一大截。
现代化数控机床和柔性制造, 模块化制造,以及标准化推行,数据堆积, 最终让钳工的作用逐渐弱化。
一些工厂里甚至没有了专业的钳工,只是装配熟练工人即可。
但是在孟加拉这种工业不成熟的欠发达国家,季东青的低速乘用车厂里面是最需要钳工的。
一些零部件加工精度不合格必须现场进行适配, 是那种批量的适配,而不是一台机器一个样的那种适配,那不叫适配, 而是对付, 对于一个设备制造厂商来说那种装配是灾难性的。
一旦设备卖出去, 这个适配零件坏掉了,你工厂这边邮寄过去的零部件装不上, 那才叫一个光火。
优秀的钳工能够在最合适的公差范围内进行调整,在零件图上面用公差微调来达到目的, 而不是尺寸调整来破坏设备的整体工艺性。
配合现代化的追溯制度, 才能够让工厂运行起来。
如果指望在孟加拉这种地方, 建造标准化,模块化,无纸化工厂, 那就是痴人说梦。
培养工人都得很长时间, 更何况这帮大爷身上一直带着英联邦帝国的那种傲娇,你得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辞, 管理人员说多了工人就敢跟你干起来。
“发生什么事了?不高兴?”
季东青接完电话看了一眼小白, 眼睛里满是不舍, 刚到家又要离开,这种时候季东青真的想在家里好好呆着, 可惜兄弟们的退休金还没攒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