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洗髓还本原,凡圣同归一

南宋风烟路 林阡 7694 字 2022-11-19

而洗髓经的全文,第一句话是“如是我闻时,佛告须菩提。易筋功已竟,方可事于此。”

易筋功已竟,方可事于此,所以必须先修外功心法《易筋经》。“拜师吧。施主不用剃度。”出家人不打诳语,孤独泪俨然是在看出他非学不可之后,萌生了想要收他为徒的念头……

然而这个孤独泪自己,实则也只是半只脚踏在佛门里,据说他幼时便开始练判官笔,喜好临摹王羲之、孙过庭的书法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写出王、孙二人《佛遗教经》,被当时路过的少林高僧看到指出佛缘,所以二十岁不到便去出家,后来几经波折隐居于静宁,然而,“情难灭而酒戒不掉,纵然看破亦舍不得。”出家前的他到处欠情债酒债,对不同人用的不同名号,出家后债主们全忘不了,一个接一个来找,他倒也不推卸责任,将那些名号全部沿用成了法号,这些年来,已经尽可能地不去碰触那些已经改嫁他人的女子,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若非如此,只怕他武功还会更高。

孤独泪说,其实破戒与否,影响倒还可以接受,然而,急功近利和无欲清休却有天壤之别。他今年五十岁,两个状态刚好前后各一半。然而静宁战况如此激烈,林阡也没想到会这般不到十天,学不成而下山……

“这究竟何许人也?”孤独泪一向只把林阡当成江湖中人,多的事懒得去问,却也隐约觉察出他的双肩挑担:为了一个女人要学两个明说会抵触的功法,为了他的部下们他完全不能平心静气,做人可真难,真辛苦,竟还坚持认为着一切都能殊途同归,“徒儿!记得有空便回来听为师授业解惑!”

是吗,殊途者,能同归?能,《洗髓经》里,本也有凡圣同归之篇。孤独泪是因为看见渊声入魔,才觉得那和饮恨刀万般抵触,才怀疑佛经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可谁说世上难道就不能有人打破渊声也过不去的障碍?孤独泪也是在看见林阡的执着以后,一瞬觉得“未必不是同根同源的”,问题不在佛经而在人本身。“既收了个徒弟,那贫僧这悟了一半的洗髓经,也要开始悟另一半了……”

那时,林阡也并不知道,他这个名叫孤独泪的新师父,曾经在完颜永琏麾下的高手堂中,与天尊岳离、地魔封寒平起平坐——

孤独泪与林阡的一见如故,虽说有武功的相惜,性情的投缘,但更因为孤独泪在和他叹息“昨夜花树摧折”时,看到林阡脸上熟悉的来自完颜永琏的表情;更因为那晚孤独泪在寺院后林的树上抛钱币玩耍时,意外望见林阡把身上的血疯了一样给柏轻舟喝,那场景,廿五年前,一样有过,触目惊心……

“大师,庙外有女子,要找‘泪溅珠华’。”有人找他。

“云游去了。”

“大师,庙外有女子,要找‘淡淋风清’。”又有人找。

“已经圆寂。”

“大师,庙外有个男人,拜谒‘忧吾思’。”还有……

“……”他心念一动,却说,“没这个人。”

七月末的这天晚上,和尚很晚都没睡,站在树下沉思,陡然被几里外的隐约战伐声惊醒,赶紧从对过去的缅怀里自拔:“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何必再想,忧吾思,那些东西,早已与你无关了。

七月末的这天晚上,水洛和威戎之间的重要据点殿湾山,在宋恒的手底下失给了完颜纲。

宋军原本就占绝对劣势,殿湾山这一失守,金军几乎已稳赢,后面的看似不用打了。宋恒过失之严重,堪比三国那马谡失街亭。

然而,这罪责却不能归咎于宋恒无能或林阡用人不当,因为换别人也可能会败给完颜纲,而所幸宋恒玉龙剑骁勇厮杀才最终扳回了数营,还能打。

发生了什么?原来,前些日子宋恒对完颜纲屡战屡胜,完颜纲一路望风而逃丢盔弃甲,在这般奇耻大辱之下,完颜纲想了个损招阴招还击,“我见南宋义军大多贫穷,衣服与鞋都已残破……”于是,完颜纲在前次战斗中故意将一些辎重落在后面给盟军捡,大多是崭新的被服与鞋。

问题便出在这鞋上。已经不是第一次分享到完颜纲战利品的盟军,哪想到这是完颜纲故意送给他们的厚礼,那鞋中藏着“枯叶”毒,无色无味,量少,不致命,却烂脚,尤其到阴湿天气,普通步兵脚不能行,一个这样还没法觉察,个个这样才知道是中了套,知道的时候为时已晚,已经在和完颜纲的交锋之中……兵败如山,毫无疑问。

“堡主请罪,他失察了。”陈采奕派人来陇干对林阡禀报,宋恒目前还在殿湾山西边顽抗。

“不是宋恒的错,是后方供给问题……”林阡对旁边的满江红韩莺夫妇半开玩笑,“是要同沈延多要些钱粮了,他近来当家做主,对我军十分吝啬。”

满江红红着脸:“我这便修书一封,去骂小师弟。”

“这‘枯叶’毒,依稀是唐门的。”樊井研究了那鞋许久。

“四川唐门凋零已久,到上一代,唯余唐永陵、唐飞灵二女,前者远嫁泉州,其子厉风行,哦,就是盟王麾下厉将军,专攻拳法、指掌、对毒术继承不多,后者则因为守宫砂消失被认作失贞而逐出家门,间或精神疯癫遭到金人利用,最终被盟王擒获关在了短刀谷。”韩莺曾经入选过江西八怪,大概就是凭这也能进海上升明月的搜集情报能力,“她为天山肖逝生过一个女儿,早年丢失,后来收了几个徒弟,最看重的收作养子,改姓了唐,如今金国毒坛整体衰落,是以倾力支持着他。”

“近来金军用到的各种毒药,应该都是出自他之手了。”林阡想,这唐门余孽,倒是也有创新。

此刻,却不该是畅谈江湖的时候。不出预料,宋恒败战不到一个时辰,轩辕九烨便率众驰赴殿湾山西,要对着宋恒的残兵败将赶尽杀绝。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宋恒燃眉之急,若最后的地盘站不住,那他身后的威戎便首当其冲。接下来,完颜永琏只需要按部就班打威戎、再打静边,在既有的水洛、通边、隆德基础上,包抄、合围陇干。盟军就大势已去、静宁将不复存在。”诸将退去后,林阡才蹙眉说。帅帐中只留寥寥几个谋士,包括樊井在内。

适才林阡还谈笑自若,虽然他知道很大可能是输,也不可能对武将露出任何怯懦。镇之以安,谋之以静,是因为兵畏敌者败,轻敌者胜。

然而对着谋士们,他显然得说实话:“所以宋恒必须尽快增援,胜负在此一举,我却捉襟见肘,很大程度已输。”林阡想问的是增援殿湾山而不影响其余据点的方案,谋士们也立刻给他拿了几个,多是以莫非为前车之鉴给出的。

“主公,未必。”柏轻舟沉静多时,终于开口,“或许就是从这里翻盘。”自面纱揭开后,才知那句“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形容的是谁,这得天独厚的容貌,配的偏是世所罕见的王佐之才。

七月十五,中元节,道佛皆举行宗教活动,民间亦会选此日拜祭祖先,故而车马经行之处,前两日就见有人焚香化纸,到底是离战乱稍远才可得空。

“雨祈可有消息了吗?”马车里的贵族女子,不知是被喧嚷吵梦,还是路颠得睡不着,醒了。一觉醒来,第一句话就关切地问。车驾前负责保护她的带刀侍卫立即转头,毕恭毕敬,低声回答:“回禀大公主,据说有人在王爷跟前看到了小公主。”

“这丫头,亏得我还在后面找她,原来已经跑到前面去了么。”那女子笑了一声。隔着帐帘,能看到她微微上挑的眉眼,修长颀秀的身段。

此番从河东一路往陇右的方向去,他一行避人耳目乔装成寻常商旅,自不可能还是素日王府里的装束。侍卫回过头时也难免蹊跷,两个公主都是怎么了,一听郢王要到陇陕,异口同声跟过来,这是打仗还是闹着玩?小公主天生性野也就算了,大公主一向温婉识大体,竟也要跑到这战地……可能是因为大公主牵挂小公主吧。

说起来有大小之分,实则她俩是双胞胎,大的叫雪舞,小的叫雨祈,或许是童年由不同人抚养长大的缘故,她二人性格天壤之别,虽然面貌相同,雪舞静若处子,雨祈动若脱兔,故而容易区分。

王府看来真的是个牢笼,滋润惯了总想着要出笼,雨祈跑出府,雪舞追着护,已经不是第一次,去年秋冬就发生过,可是跑哪儿不好非要到这战地?活腻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对此郢王居然不制止……

作为郢王府忠心耿耿了近十年的老臣、目前武功排名第七的高手,这带刀侍卫早就对战场心驰神往,却非得被郢王分过来看护公主……真的很心不甘情不愿。

“去年,是为了找雨祈,今年,是我自己想要来……”雪舞掀开帘帐,轻揉还惺忪的眼,望向民众那一路的喧忙,不禁陷入了回想——

早在圣上的旨意到达河东之前,父王就已经厉兵秣马枕戈待发。先前对着圣上赌咒发誓打破头也要上战场表忠心的他,好像猜到了圣上不杀他就必会用他一样,一旦得到调令,身如离弦之箭,不可能再等她们收拾好行装一起走。“漫卷诗书喜欲狂”状态下的他,沉浸在一种理想即将实现的喜悦里,根本没想过拒绝她两姐妹的请求,何况他向来宠着她俩?只提醒了一句:“少惹事。”

“唉,雨祈她,来意只怕也和我一样吧。”双胞胎是心意互通的,她看得出那丫头来心似箭是为何。都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还能为何?

去年秋天,雨祈和母亲赌气,离家出走,音讯全无,雪舞带着几个郢王府高手四处辗转,才在陇右的乱世将之寻回,寻回却是陷落,彼时的陇右漫天烽火,她俩混迹在难民里即使往脸上涂满了尘土,也逃不开被如饥似渴的土匪们擒获和垂涎。

原以为命尽于此,谁料得绝处逢生,当妹妹被捆缚惊怒大骂而她已被匪徒压在身下用尽力气咬舌自尽,从天而降的一把利剑恍若神灵……那剑意如断絮她当然看不懂,可接下来那几天她眼中只剩下那剑的锋芒和主人……对救命恩人,应有结草衔环的觉悟,何况那剑主出类拔萃,以一敌十仍然神态冷静,满身血腥不改眼神坚毅,威猛气势,精壮身材,后来虽只有几日的远远凝望,她也窥探出那是个南宋的将帅,皮肤略黑却难掩俊帅,爱笑、阳光,举手投足都是诗中侠客该有的豪爽……

“唉,我是怎么了……”她遐思时,视线早从道旁移开不自觉地往上,沉迷进了天空那白花花的日光,不知何故竟失了神,幻想出他抱住自己、和自己缠绵的样子,半晌,马车绊到个石子她猝然从春梦惊醒,羞红了脸面颊滚烫,“怎会这样……”

好在马车里没有第二个人,看不见她这不够端庄的模样。

她正襟危坐,收拾着尴尬的同时,仓促向窗外探看,不无伤感:“白昼就已经如此,夜晚还不知会多热闹?民众们说是拜祭祖先,其实是在求战乱别过来吧……也不知往西南去,会不会荒凉得多?”

便在那时马车趋停,好像前面路被堵住,侍卫们剑拔弩张,她也心念一动:“出什么事了?”

缓得一缓,带刀侍卫回答:“哦,不是匪徒滋事,是……小王爷在打人……”

“这个小豫王,半天不惹事,浑身痒。”她实在很不喜欢那个纨绔子弟,豫王完颜永成最小的儿子,她习惯称呼他小豫王。前年豫王薨逝,豫王府高手出走大半,诸如齐良臣、司马隆、高风雷全投入了曹王与林阡的战斗前线,使得去年夏秋那场波及到平阳府的河东大乱,豫王府几乎无人可用,纵连小豫王本人也深受谢清发之害,好在危难关头对他最忠心的高手段亦心及时赶到,将这个年不足十五的小王爷救出绝境。

然而那一战段亦心也身受重伤,幸得卿旭瑭经过救到郢王府里,方才使主仆俩转危为安,段亦心和小豫王行动不便,在郢王府养了很久的伤,自那以后,两个王府的一些人便私下走动得比往常密切。

此番圣上旨意到郢王府时,雨祈和小豫王正在后院爬树,两个少不更事的男女,借了雪舞恳请父王一同去陇陕的东风,兴冲冲地说他俩也要随军,雨祈立即就去换了套男装,小豫王也不甘示弱求带兵,被闻讯而来的段亦心一脸尴尬地制止……雪舞想,可能是因为想给曹王心里施压,父王才同意了把这位小豫王也带在身边?不过,不同于雨祈任性有目的,小豫王完全是胡闹乱作为,这不,据说车驾被人不慎拦了道,二话不说跃马而下冲上前去一马当先拳打脚踢……

“要他住手,莫误了行程。”雪舞对带刀侍卫说,然而侍卫对王爷如何有用,很快便传达:“公主,小王爷说了,那是‘诸色人’,可以欺负。”

“胡说八道!这纨绔,实在不及他父王风姿万一。”雪舞愠怒,当即掀帘,探出半个身子,亲自喝止,“四海之内皆皇帝臣子,区分待人,岂能致一?还不快快住手?!”道旁群众只知他们是女真贵族,远远看到这女子雍容华贵、落落大方,都不由自主地退后或惊叹。

小豫王被她这简单一句话就拉出了殴打,面红耳赤。他素来因她淡静忌她三分,何况听出她着重说“致一”,明显是在以南宋的举国北伐压着他。他们特权阶层欺负下层惯了,却忘记连圣上最近还强调过,大敌当前,契丹、南人甚至羌兵,全都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齐心协力打宋匪!

“好吧,雪舞姐。本……我错了。”他摸摸后脑勺,服帖地转过身,“改就是。”

“给伤者一些银两,赔偿疗伤吧。”她息事宁人过后,正准备回车上坐,余光扫及那被殴打的南人……居然是……

怎么回事,居然是那个让她心念一动的男人?

我,我是怎么了?是太想那个人了?怎会眼花,在这里看见他?!

吃惊之余,定定地站在那里,全神贯注打量了好几眼,总算确定——除了气质不像之外,除了瘦一些衣衫褴褛之外,肤色、身形、五官,无一不是那个男子!尤其那英俊的眉宇,深刻的轮廓,她闲暇时画过无数遍也摸过无数遍……

是那个人吗,那个威风凛凛的南宋将帅?可怎会沦落至此,受尽屈辱?

她克制住内心的震怖,对侍卫说:“将此人抬进我车里来。”

“……”侍卫以为自己听错。

宁错过,不放过。她在心里说。

小豫王杵在那里,还以为她这么做是故意和自己对着干,却想不到此刻她眼中根本没第二个人:“好了,赶路吧。”

“不赶!”小豫王气得攥紧拳,正赌气不想上马,忽而看见段亦心从斜路策马而来,喜不自禁,忘了不快,“段姑姑!您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