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6页

“或许可让维儿外放,去做一任知州……”

“可是……以后呢?”

姜夫人问着。

“宣平伯府子孙不孝,后辈子弟只知享乐,并无进取之心,此时已成败落之像。”

“长此以往下去,早晚会泯于众人,变成平常百姓家。”

“或许这一辈,老身仍有余力,把维儿捧上官位。”

“可姜家的后世子孙,谁又来捧。”

“即使余力,也总有尽时。”

姜夫人强调着。

又追忆道,“老身十五岁便嫁与伯爷,做了宣平伯府的伯夫人。”

“夫妻之间不能说有多恩爱,但总是相敬如宾,互相扶持。”

“如今,老伯爷已逝,临走前便把宣平伯府交于我手。”

“我不能让伯位顺利延承下去,已是愧对伯爷。”

“若是在不为伯府想一条出路,恐在九泉之下,实无颜面再去面对。”

“锦宁县主须知……”

姜夫人看过来,“外放之官虽看似花团锦簇,可这花开只是一时,无法延续。”

“若是姜家能从此从善为之,修身养性,激励后辈子弟。”

“哪怕落于泥中,也同样有站起来的机会。”

姜夫人目光坚定,精明睿智的眼中带着决绝。

仿似破釜沉舟,又或可说是不破不立,转换门庭!

听了这番话,宋青苑终于明白了姜夫人的想法。

宣平伯府既然已经承爵无望,那她便已全部家产,注资慈善基金会,搭上慈善基金会的大船。

为姜家的传承,划出一条明路,那就是……为善之家。

若是真能亦如她所想,以善传家得来的名头,未必就不及伯府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