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哪成想
“老太太你看看能不能让老爷子帮问问,县里哪家酒楼,菜馆收干菜?”村民小心翼翼的事说着。
另一个接道,“老爷子认识的人多,门道广,他一句话,比我们磨破了嘴皮子都有用。”
“我们也不求卖多高,能回本就成。”
村民们都是本分人,说话也实在,直接撂了底,他们也是没办法,着急上火的,才求到宋家的来。
“老三,你咋说?”周氏看向宋诚礼。
去年送干菜的活,几乎都是宋诚礼做的。
这事宋诚礼最有发言权。
周氏的意思是,不麻烦的话,乡里乡亲的,能帮把手,就帮把手。
宋诚礼蹙眉,“这个不太好办酒楼菜馆的货,早在入冬的时候,就定了下来,这个时候再问,有些晚了”
“这可咋整”村民们窃窃私语,脸上焦急起来,“这要是卖不出去”
“这样吧”宋诚礼抬头,“明天我帮你们去问问,若是有人收,我就回来通知你们一声。”
“麻烦你们家了”“辛苦宋三哥了”
村民们,站起来向宋诚礼道谢。
宋青苑在一旁听着,突然问道,“你们的干菜什么价格出售?”
“十五文一斤,实在不成十二文也行。”村民答道。
十五文!十二文!
比他们家去年卖的,低了很多很多。
看来今天晒干菜的人,确实不少。
“你们都有多少斤?”宋青苑又问。
“我家有十斤”“十五斤”“十五斤”
村民们一一报数。
宋青苑计算了一下,几家加起来,也不过百十来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