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宋青苑以还二十文钱为代价,哄的李氏勉为其难的同意了。
宋青苑指挥,李氏掌勺,宋青蓉,宋青茉两姐妹也来帮忙烧火,洗菜。
到了饭点,一大盆茄子炖肉,一大盆土豆炖肉,两小盘韭菜炒鸡蛋,两小盘黄瓜炒鸡蛋,还有李家拿来的几条鱼,也被做了两条上桌。
放好了桌椅板凳,摆好了碗筷,在打谷场干活的众人也回来了。
李氏的两个弟弟,都是中等身材,圆脸,二十多岁的年纪。
看起来有些老实,就是地地道道的乡下人。
他们的年纪放在现代,还算是年轻人,在这里却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父亲。
大的比宋青苑还要大上三岁。
宋青苑不禁感叹,古人结婚真是早啊!
说起来,她娘李氏也不过三十出头。
看起来却比现代人老了一截。
村里的打谷场,是村里人公用,宋家的使用时间,只有两天,两天之后,就有下一家进入打谷场。
宋家要利用这两天,把小麦处理完。
饭后,宋家一家人,连带着李家的三个人又去了打谷场,马不停蹄的赶着活。
“宋老爷子,有福分啊!你这亲家结的好!”村里人羡慕的看着宋老爷子。
每年麦收时节,李家人就来帮工,都成了惯例,宋家村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
宋老爷子开怀大笑,“是我家儿媳妇娶的好!”
听到宋老爷子夸自己闺女,李宝财也露出笑容,“是我家闺女嫁的好!”
李氏什么样,做爹的比谁都了解,宋老爷子能这么给面子,李宝财心下感激,暗道;这趟没白来。
互相吹捧了两句,两位老者,也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