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现在又有追云社、玫瑰社、建国社等种种团体,默默从报刊中搜集整理云先生的稿件,仔细品读,揣摩其中的深意。

有些社团表面叫学习社,实际上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更将《理想的社会形态》等文反复看,求知若渴。如果云先生可以讲课就好了,从文中就可以看出来,她理念清晰,思维敏捷,要是能向她请教,一定收获不菲。

即使众人都知道她的名字,还是习惯性称呼云中君。从云中来,不染一尘。

季淮生偶尔与其中的人牵头,有太多人敬仰云中君,都想见她一面。他细细考察,从中选出一些代表,再联系姜翎,征求她的意见。

姜翎很快同意。她真实生活在这个世界,却因各种原因,始终没有接触过太多人,以前住在谢家的小院里,现在住在这座偏僻安静的庄园。

仅仅是不能说话这一点,就足以使她只能被限制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城市之外,识字的人不多,处处都是山匪、流民,即使出门带着枪也不安全。

除了几个朋友,以及一些女子互助会的成员,她再也不认识什么人,继续保持这种状态,会灵感衰竭,写不出有力量的文字。

如果离开,去过更安定的生活,同样不是她想要的。这里是舆论的核心所在,有一国经济命脉,贴近其他人的生活,有太多故事可写。

聚会秘密安排在一个外国人的旅馆中,最近几天旅馆并不接待外客。那个外国人是季淮生的朋友,一个严谨沉默的医生,值得信任。

大厅中一共有二十把椅子,坐满大半,季淮生也在其中。

为了方便姜翎讲课,墙壁上临时挂了一块黑板。

自从那场宴会后,云中君再也没有出现在人前,至今为止,没有任何报刊公开刊印她的照片。认识的人知道云中君长什么样,不认识的人,只能听朋友描述。溢美之词众多,也因此让人无法勾勒出具体形象。

真正看到她的时候,便觉得她值得所有美好的词汇。

或许是因为才过清明不久的缘故,她穿着黑色大衣,短发,独行而来,周身并无任何修饰,气场极强,仅坐在那里,就令全场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