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季淮生坐在一侧,慢慢翻看。

《算命》,写一个坑蒙拐骗的算命先生,和一些各有特点的客人,比如算出有儿子始终没生出来的男人,隔几天就找算命先生问女儿下落的疯女人,算姻缘的舞女等, 极具讽刺意味,又写尽人间悲凉。

《背后》,第一人称视角,主角觉得自己背后总有很多双眼睛,而且他能听到其他人的议论声。向周围人说了他的怀疑后, 所有人都否认。他陷入自我否定,经常一惊一乍,真的疯了。这次,背后的人都到面前来,惋惜喟叹,这个人疯了。

《摘星星的人》,虽然是童话风格,掺有古代神话元素,但整体是悲剧。地上每死一个人,天上就有一颗星星被摘下。

《理想的社会形态》,论述西方各个国家各种社会制度,以及思想意识形态,与国内对比,点评优劣。

《清明祭英烈》,事关上次游行,清明节快到了,仿佛所有人都淡忘了这件事。祭文不长,清醒且锋锐,想必又能引起一阵风波。

其他作品同样出众,涵盖各种类型。

她的思想倾向很明显。《玲珑》以女性为主,不仅有时尚新潮页面,还有一些恋爱、育儿板块,姜翎写的这些作品,《玲珑》只能刊登一部分,其他稿件更适合别的报刊。

“到时候我来帮你转投,要用什么笔名?”

“楚辞、九歌、天问、太一……”姜翎写下一串笔名。

“很喜欢屈原?”季淮生问。

“李建国,王定邦,张胜利……”姜翎又写。

“我悟了。”季淮生恍然,感觉画风突然就从神话式浪漫变成工业社会主义风情。

“这些都可以,随便你安排。”姜翎觉得笔名已经不重要了。即使有许多文人受“云式风格”影响,遣词造句都有姜翎的影子,但姜翎的个人风格太独特,不管她用什么笔名,读者还是能认出来。

季淮生点头,姜翎又取出一半金条,写:

“女子互助会。”

“好。”季淮生收起那一半,和姜翎的手稿一起放进小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