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本来她都已经快过不下去了,平时就靠着村里人的一点接济过日子,谁想到就在这时候陈牧带着游客来了。

虽然寡妇家里太小,没办法接待客人,可是她的针线手艺好,能做出漂亮的维族人特产,例如四楞小花帽、维族男子用的缠回、女子用的面纱等等,卖给游客赚了一点钱,倒是立即让家里的生活好过许多。

大概因为心存感激,又或是因为觉得孩子跟着陈牧做事情会有前途,她巴巴的拉着孩子给陈牧送了过来。

“这怎么行啊,孩子还那么小,应该多上几年学的。”

陈牧不可能收人,且不说他都不知道能让这样一个孩子干什么,就只说他如果收了这孩子,以后传出去,人人都把孩子给他送来,那他怎么办?难道真要去当附近一带最大的童工头子吗?

贾马勒老人听了上学这话儿,顿时轻叹着摇头:“我们附近没有学校哩,孩子们想上学,要走两个小时到麻扎伊乡里去才行,太远哩,孩子们都不愿意去。”

陈牧一听,忍不住皱了皱眉:“附近的孩子都是这样吗?”

贾马勒老人无奈道:“都是这样的哩,就连雅喀什村子也一样的。”

孩子没办法念书,又或者是隔三差五的去上学,这都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效果,以后连字都认不了几个,那和文盲有什么区别?

没文化和贫穷天生就是一对,这样的情况还真是让人听了揪心。

不过陈牧也做不了什么,转头只能给孩子塞了两把巧克力,嘱咐他要好好上学,以后学会认字了才好出来做事情。

那孩子也不知道听懂陈牧的意思没有,拿着巧克力倒是很高兴,连说:“我知道哩小牧哥,我一定尽快学会认字,然后听阿帕的话儿,跟着你做事哩。”

……

送走游客,当天晚上陈牧就兑换好活力值,用在一棵梭梭树和一棵沙棘树上。

陈牧特地将两棵树分开老远,同时把活力值用在它们身上,然后壮观的景象就出现了。

在月明星疏的夜色中,两棵树在很短的时间内恐怖疯长,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两棵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