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没过几天,一个成熟的执政团队就抵达布达佩斯和特兰西瓦尼亚首府。
两个国家也算是和平交接了权力。
在李维政府吞并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的时候,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没有直接对法兰西帝国及其附庸国发起攻势,反倒是对奥地利共和国发起两线猛攻!
艾雷恩政府是一日三惊,由于奥地利共和国正规军不多,大部分都调入巴尔干地区,面对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的强攻,短时间内就丧失了大片领土。
艾雷恩在取得李维的同意后,连忙抽调自己的总统卫队和奥地利共和国的正规军回防,才勉强挡住了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的攻势。
至于卡尔的东部集团将,李维丝毫没有让他们回防的意思,李维的命令很简单,把希腊踏平再回来收拾普鲁士王国和俄罗斯帝国。
柿子先挑软的捏嘛。
李维政府可不想长时间陷入到双线作战的困境。
欧陆大战再起后,希腊政府就开启了无限征兵模式,只可惜希腊政府财力有限,那些希腊的上流人士又不愿意自掏腰包建立军队,使得希腊政府的扩军计划大半都停留在纸面上。
这时候,来自英国的犹太金融集团的涌入,瞬间给希腊共和国注入一针强心剂!
有趣的是,涌入的犹太人金融资本家,很少有人去找希腊政府,似乎对穷困潦倒的希腊政府丝毫不感兴趣。
他们找的是那些直接执掌军队的希腊将军们投资!
希腊共和国太年轻了,又因为独立后大战频繁,军队中的山头主义早已抬头,只不过外部压力太大,才没有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军阀。
不过也不是一个军阀都没有,那些被希腊军队解放扶植起来的民族军队,其实就是一个个军阀,他们跟希腊军队只是盟友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
而由于希腊政府财政困难,为了尽可能的扩军,开始号召所有有志向(其实就是有钱)的希腊人,自己组建雇佣军开赴前线,根据战果领取佣金。
早已被边缘化的荣誉军团,则被希腊执政委员会干脆利落的划入到雇佣军一脉之中,断了大半的物资补给,只提供基本的火枪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