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说话间,第一位挑战者已经登上擂台,他会和百人团同步答题。
计分方式很特别,即便他能答对也不是立刻得分,而是要计算百人团那边的错误人数,比如这道题百人团里面有十个人答错了,他就可以得十分。
这样一来,题目的难易不同,挑战者的得分也会不同,比赛区分度更高、可看性更强!
第一位挑战者是个典型的好学生,一身监生袍穿得齐齐整整,头发也梳得纹丝不乱。
他平时肯定是埋头苦读选手,乍然面对这么多人的注视有点紧张,开始下意识地捻弄手里的粗铅笔。
这是他们五个挑战者和百人团入选之后拿到的“战笔”。
比起他们作画起草用的炭笔,这支“战笔”外头有木壳裹着,用起来不会像炭笔一样把手弄得乌漆漆。
他们这两天都带回去试着练了练“战笔”的用法,坚决不在答题时落后于人!
张祭酒等人合力准备了丰富的题库,比赛正式开始后第一套题便被开封了,主持人站在场中举起道具牌,先面向百人团,让他们在纸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题目不难,出的是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缺了个惊字。
杜甫的诗一向工整到近乎是在炫技,在唐时便以抄本形式广为流传,到北朝廷时更是兴起尊杜诗之风。
比如锐意改革的北朝廷宰相王安石年轻时便格外推崇杜甫的诗,不仅经常研习杜甫诗作,还写了首《杜甫画像》狂吹一波并自费给杜甫出诗集,喜爱之情简直溢于言表。
杜甫的诗是唐诗各种体裁的集大成者,什么都能写,什么都写得好,又吸引到一大批王安石这样的狂热粉,普及程度在唐诗之中算是非常高的了,第一题出他的诗可以算是送分的热身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