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页

宗遮倒不愧是并州宗氏一族的执掌者。

当年能在凌叡一党的虎口下保住宗家,夺下大理寺卿的位置。此刻亦能在风雨来临的前夕,审时度势,做出最好的决断。

霍珏却不知,宗遮会这般快便下此决定,并不仅仅是因着审时度势,还因着朱毓成的一番话。

自打凌叡被革职后,朱毓成便接替了凌叡,成了内阁首辅。

凌叡被捕的前一日,朱毓成亲自登门拜访,笑着同宗遮道:“年初临安地动,若非霍小郎提前示警,救了半城百姓的性命,宗大人可有想过,小宗大人会如何?”

小宗大人指的便是宗彧。

宗彧正是因着在地动之时救援及时,立下大功。这才能接连官升两品,顺理成章地入了顺天府。

原先的顺天府尹是凌叡的人,朱毓成早就想换人。

宗彧在临安城任知县时屡破奇案,在顺天府百姓眼中是个青天大老爷。可临安地动那日,若非霍珏,宗彧别说捞功劳了,怕是连乌纱帽都不一定保得住。

朱毓成去同宗遮说上那样一番话,实则是在替霍珏讨回一个人情。

一个宗家欠霍珏的人情。

其实朱毓成不登门,宗遮心里亦是明白。

宗家的的确确欠了霍珏一个人情,霍珏不讨要这人情,不代表他们就能忘记。

再说眼下局势虽说尚未完全明朗,但也差不离了。若等到尘埃落定之时,再让宗彧翻查旧案,到底是晚了。

锦上添花永远比不上雪中送炭。

宗遮年岁已大,宗家的后辈里最出色的便是宗彧与宗奎,下一任家主亦是非宗彧莫属。

此次的陈尸案何尝不是宗彧日后更上一层楼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