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光家要建一座四合院。
私塾依旧要扩建,还增加了长六间的厢房。
纪少瑜和赵玉书考得好,余家又财大气粗来帮忙,村里有眼色的人都知道,这赵毅光家只怕是要发迹了。
果不其然,四月府试,纪少瑜再次大放异彩,拿下案首。
而赵玉书则略次之,考了第十二名。
纪山夫妇见儿子这般出彩,少不得要多多感谢赵家。
两家人本就关系亲近,渐渐的,便有风言风语传出,纪家和赵家要结为亲家。
纪少瑜与赵玉婵年岁相差不大,而且正处于定亲的年纪,也难怪外人会诸多猜测。
可此时的赵家和纪家,心心念念的全是八月里的院试。
好不容易熬到了八月十二,赵毅光和赵福明亲自送纪少瑜和赵玉书进考场。
院试总共考了两场,纪少瑜再次摘得案首。
而赵玉书也考取了秀才,增生虽然不比廪生,可好歹也算是有了功名。
整个清溪村一下子都沸腾了。
赵毅光家的新房建好,迟迟不搬,正是想等着双喜
临门。
待赵玉书考中秀才的消息一出,便定下了八月二十八日乔迁,请村里的人都来吃酒。
新房里的家具都是新做的,衣服被褥也早就搬过去了。
可乔迁时,还是要从老房的大门走。
挑柴的、挑水的、端火盆的、还有抬着五谷杂粮的。
赵家难得有这样一场喜事,村里的大人和孩子们都来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