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说起这话,储栖云忽然想起一件趣事来,笑吟吟说与萧玉山听:“我还曾听闻,某地菜肉汤圆里头,还佐以青椒碎。”

萧玉山听得,不住蹙眉,看来十分嫌弃:“这大抵便是无辣不欢吧。”

二人正说话时,两碗汤圆已端至跟前,面皮白生生软糯糯,只那么薄薄一层,稍不小心便要将馅心戳漏出来。萧玉山舀一勺送入口中,尝到清甜豆沙里头,还裹着桂花香。

储栖云嗅到桂花香,亦是忍不住吃上一勺:“这位婶子的汤圆馅心里头,都拌了自家桂花糖,吃起来清香爽口。”

“难怪你每年都要来此处吃一碗。”萧玉山亦是喜欢这口味,暗自想定,回宫以后,必要命膳房照做。

甜丝丝桂花气徜徉在鼻息里,清香怡人,萧玉山心情大好,只觉得不虚此行。储栖云见萧玉山受用,不由勾唇而笑,心中竟比那人还要欢喜。

二人周围,客人越来越多,皆是来等这一碗汤圆的。人一多,话便也多起来,三五成群说起时事。储栖云悄然拽了拽萧玉山衣摆,朝侧面扬了扬下颔。萧玉山心领神会,随即瞧过去,便瞧见一家祖孙三代人。

男子扶老携幼而来,家中老父望着上灯之景,不禁感慨:“现如今,当真是太平盛世啊。从前我与孙儿一般大时,战乱方定,莫说过节,连吃饱饭都是奢望。”

“太平盛世里头才能得享仁政,就比如当今陛下于年初一布施,分饭食与贫苦人家。”儿子乃是书生打扮,说起话来颇有道理,陪着父亲谈笑,“父亲早年受苦了,但如今好日子才算开始。”

婶子送来汤圆时听得他们所言,便笑道:“如今大燕强盛,陛下又勤政爱民,好日子还在啊后头呢。”

“说得是,说得是,好日还长着呢。”老丈抚摸孙儿额发,舀一勺汤圆仔细吹散热气,送到孩子嘴边,“我是年纪大了,但只要孩儿们富足太平,便也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