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最大的两个位置,一个是内线,一个是侧翼。
90年代nba正值内线盛世,不必说。
侧翼的话,强势是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国总是能培育出足尺寸,运动能力惊天,防守压制,反击跑死你的怪物。
黑化前的欧洲不具备培育如类似球员的土壤和基础,因此,他们将重点瞄向了差距最小的后卫。欧洲从那个时候开启了后场高大化,于是孕育出众多打上nba,或者没打上nba但在fiba规则下完全不亚于nba全明星后卫的高大后卫。
武贾西奇算是一个毁誉参半的成品。
他有持球和组织,但功底不扎实。
投射能力顶尖,却是接球投篮手的出手节奏。
幸好有两米出头的身高打底,一号位混不下去替补二号位射手也能打打。
杰克逊宁愿让他上来顶几分钟都不把韦夏摇摆到一号位,可见他对帕克有多不满。
武贾西奇运球过半场,韦夏和科比站成强弱侧,他将球传来。
韦夏看见科比对上了贝尔,便把球送出。
科比全力对上贝尔,可以看到他的身体完完全全地压制了对手。
从油漆区外一步的位置全力向里碾压。
贝尔被撞得连人都看不清楚了,科比和翻身靠住他出手。
看似强行,其实贝尔连反抗都不敢。
因为科比把他吃得死死的,稍有动作,就是犯规送2+1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