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思齐的话题过去之后,几个人又随意地聊了起来,大概过了十几分钟,礼堂里面差不多都已经坐满了。
交流会很快就开始了,一个黑黑瘦瘦的小个子主持人从底下走上了台。
这人张重认识,叫撒可奇,是央视的当家主持人之一,好像也是燕京大学毕业的。
撒可奇在台上说了一段开幕词,然后就请出了今天真正的主持人方应物。
方应物拿着话筒在台上说道,“今天由我客串主持人一职,做主持人我也是第一次,如果有不当的地方,还请诸位多多包涵。”
第三一九章 上台
方应物是燕京作协的主席,而且他除了燕京作协主席这个职务之外,本身也是知名的文学家,在座的大部分人都会卖他个面子,见他主持,纷纷献上了热烈的掌声。
等到掌声渐消,方应物继续说道,“本次交流会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华外文学交流,另一个是科学和文学对话。首先,非常感谢诸位能够莅临现场,过几天是我们国家的诞辰,也同时是华夏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在此我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化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发展,文学也正是进入了世界文学的新时代。文学的全球化、世界化给文学本身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机遇。华夏文学跟希腊文学、阿拉伯文学、印度文学都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学,但是在这长达几千年的演进中,我们华夏文学走了一些弯路,也碰到过很多挫折……”
方应物侃侃而谈,庄语在底下捂着嘴巴小声说道,“方应物这头开得有点大了吧。”
王忆同样捂着嘴小声说道,“何克兰都来了,方应物能不开一个大头么,现在又不是燕京作协交流会。”
刘源和张重都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方应物说了大概四五分钟才停下来,然后他手伸向何克兰的方向。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何克兰先生。我想,何克兰先生应该有一些独到的见解能跟我们分享,有请何克兰先生上台讲话。”
何克兰戴着耳机,大概是听到了耳机里面的消息,笑着走上了台。
他接过方应物的话筒,说道,“首先,感谢燕京大学的邀请,我本人也非常荣幸,能来到这样一所世界闻名的高校,感受华夏至高学府的风采。”
何克兰当然说的是法语,不过广播里面有同声翻译,所以大家听起来也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