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页

然后,曹思喆虽然性格傲慢,可是,在初步调查的时候,没有在其身上发现什么劣迹,而其父母似乎也没有什么重大的罪行,尽管认识曹思喆的人对其评价不高,有好有坏,但是,总体来说还算不错。

最后,曹思喆不是s市人。

根据目前的调查结果显示,曹思喆已经拿到了双博士学位,也辞去了在国外五百强公司的职务,另外曹思喆的国籍还算华夏国的国籍,他只是一个海外国外的创业者而已,杀死这样一个人,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和轰动,肯定会有,但却不大,凶手为什么要选择曹思喆作为下手的目标呢?

第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凶手似乎是冲着许琅他们来的,但是,根据现场的情况来分析,凶手貌似又是冲着曹思喆本人去的,这很矛盾,跟以往的六起案件都不相同。

第四,凶手的反侦察意识非常强,似乎对警方的办案手段非常的了解。

曹思喆接到的电话号码是不记名的,而这种电话卡在多年前就就开始被取缔了,现在还在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很早以前办理的,警方想要通过该号码进行追查,难度很大。

其次,曹思喆失踪的地方很有意思,南昌街,曹思喆失踪当天,南昌街附近的监控探头恰好是在维修,这难道是巧合吗?

然后,抛尸地点的选择,抛尸地点很偏僻,如果不是有心人去到那里,估计,很难发现曹思喆的尸体,就算有人无意间到了现场,不靠近的话,也很难发现曹思喆的尸体,现场没有监控,周围没有太多的住户,只有零零散散的几家住户,而且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他们基本上不会去抛尸现场的。

最后,凶手在抛尸现场的布置,看起来很合理,但是,又显得很多余。

如此一来,凶手的作案动机,作案目的都不明确,更重要的是,警方现在经常利用的技术,在现场根本用不上,比如监控,比如目击者,比如对现场的勘察技巧。

没有目击者,没有监控录像,先进的勘察技巧在潮起潮落的海边,根本没办法使用,这一点儿,从樊阳他们在勘察现场,基本上一无所获就可以看得出来。

谈论到最后,曹思喆的案件最主要的疑点,其实就是凶手杀害曹思喆,到底是冲着许琅他们来的,还是冲着曹思喆本人来的,他真的是孙文耀的学生,还是打着孙文耀学生的身份模仿作案,而想要确定调查的方向,弄清楚这个问题才是关键。

之前,徐璐璐案件,许琅他们一开始调查的时候,以为是孙文耀学生做的案子,后来,素质和李紫渝等人的自杀,又让人觉得,这是有人在模仿作案,可是,到了最后,却发现徐璐璐遇害案,就是孙文耀的学生在作案,那么,现在呢?曹思喆的案件呢?

曹思喆的案件是不是也是孙文耀的学生作案呢?

有了之前的经历,哪怕是许琅也不敢轻易的下结论,于是,许琅他们的讨论到了这里,就陷入了僵局。

三个人讨论了很久,最后,许琅说道:“不管曹思喆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杀害的,我们还是按照既定的调查流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