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寻来的百姓还道黄得功部是明军,嗫嚅而不敢言。
黄得功本就是辽东明军出身,自然明白辽民的顾虑,连忙解释道:“如今京师已经换了皇帝,我们不是明军,而是舜王麾下的义军。”
他这一解释不要紧,众人不由眼睛一亮,纷纷畅所欲言。
原来这辽民苦于大明苛政和后金杀戮已久,早已经苦不堪言。
前不久听说“鞑酋”洪太为义军领袖所斩,不由大为兴奋。
满心期待之下,不由私下里编了很多段子,讲述“舜王”如何贤明仁义。
其实,他们倒真不知道“舜王”到底如何贤明仁义,只不过本着“能杀鞑子就是替我们出口恶气”的心态,有意无意的美化了张顺。舄
这一美化不要紧,口口相传,很快就把张顺形容的天上少有、世间无双,专杀鞑子和贪官污吏,美化的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明君贤相,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最大的梦想。
那百姓一听说“王师”已至,不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多时就把附近形势讲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黄得功听了,不由乐开了怀,没想到“辽民”如此热情,不但好好的招待了他们一番,更是命士卒给他们分发一些银钱作为奖赏。
而他这一举动,更是做实了“辽民”对“王师”对猜想。
想到此处,有一个老渔民壮了壮胆,突然开口道:“草民大胆问一句,将军这是打算攻打海州吧?”
“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那黄得功闻言一个激灵,顿时不由起了杀意。舄
“如果不是就算了,如果是道话,以草民愚见,将军何不趁机袭取辽阳,复我故土?”老渔民好似没看到黄得功的脸色一般,自顾解释道。
“那辽阳虽大,我听说经过鞑子多番抽调之后,城中守军其实只有千余。”
“将军若是果然有意,我愿意招呼附近渔民、船只,运送将军逆流而上,经太子河直取辽阳!”
“什么?”黄得功闻言大吃一惊,不由连忙问道,“这太子河尚能通大船乎?”
原来这太子河乃是辽河道支流,可以直达辽阳附近,这也是当初老奴把辽阳设为“东京”不久,又改迁沈阳道重要原因。
只是此事距今已经十余年之久,河道淤积,不知是否还能行船。
“如何不行?”那老渔民闻言不由笑道,“明太祖开国之初,清淤凿石,疏通辽河,海船可抵辽阳、铁岭及开原之老米湾,年运粮饷不下百万。”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