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页

杨古轻轻迈步,脚下地面急速缩小,一步迈出,便是千里之地,正是缩地成寸之术,这术法杨行舟也会使用,可是现在使用起来,却感觉磕磕绊绊,缺少了一种流畅性。

这不是杨行舟对这门法术使用不当,实在是世界规则的改变,使得在施法技巧上也有了很大的影响。

好在修为到了他这个地步,对大道的感应极为敏锐,只是片刻之间便意识到其中的关键问题,是以急速调整了术法,再次施展缩地术,跟上了杨古的脚步,笑道:“好家伙,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么大的一个天地,全都被你影响到了,本源大道都被你搞的扭曲,连施法都要进行磨合改变,当真了得!”

杨古也是啧啧赞叹:“你竟然能在片刻间转换法术,适应此地道韵,也是十分了不起啊!”

两人互相吹捧了一句,对视一眼,都是哈哈大笑。

缩地术行走极快,眼前事物急速消退,瞬间千里,片刻之后,杨古在一座巨大的城市门口停住,对杨行舟道:“这里是中京城,咱们杨家后裔的地盘,昔日祖父,父亲,他们就在这里生活。你随我看看去吧。”

杨行舟心中一动:“杨家后裔,在这大地之上,至今还有传承?”

杨古道:“天地天地,虽然天在上,但地才是根基,就算是父王贵为天地,但也不会舍弃大地根基,远离人族祖先所在的大地。每个杨家子孙,都要在大地上生存一段时间,知道本源来头,才配得上一个‘人’字。否则的话,在仙界出生,不履凡尘,那算什么?人怎么能够忘了自己的出身之地?那与畜生何异?”

杨行舟叹道:“其实忘记自己出身,看不起自己出生地人,普天下多的是,咱这父亲倒是用心良苦啊,可惜若是放在普通人身上,这法子并不适用。”

他在前世见多了攀求富贵,嫌弃家贫,抛妻弃子,不认祖宗之辈,对于人性有着极为清醒的认知,因此对自己父亲的行为并不怎么以为然。

但这做法的出发点却是好的,毕竟生而为人,便是成为天帝,也不掩盖这种出身,反而让子孙后代铭记此事,了解当初是怎么一回事,不忘历史,也不失为一种忆苦思甜的教育方式。

“是啊,数典忘祖之辈,在历史上层出不穷,但这毕竟不是人族生活的常态,能够铭记历史,吸取教训,才是一个王朝宣扬的正面言论。人嘛,还是平常人居多,好也不能算是多好,但是坏,也有限,纯粹的好和纯粹的坏,毕竟少见。”

他身为白石书院的院长,对于人心的洞彻,比杨行舟只高不低,但是得出的结论和看法却有很大不同。

杨行舟有点否定人性,认为人性本恶,但杨古却认为人性本混沌,先天混沌纯净,后天的影响才是决定人性好坏的关键因素。

两人的看法其实各有道理,彼此倒也不勉强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从中京城大门进入,只见城内行人如织,来来往往,好不热闹,两人穿过人群,来到一个大广场上,只见这广场占地至少万亩有余,广场四面都有高矮不低的雕塑,旁边的墙壁上更是有着不少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