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任永春就将自己打了许久的腹稿脱口而出:
“叶鸿福执掌东厂,稽查疆吏民情,除了梁京城之外,其他十三布政使司以及南直隶都有东厂和锦衣卫的眼线,南边的情况他定是十分了解。加之他曾多次南下办差,铲除过白莲教妖人也抓过流寇,想来对付这些蛮人也有一定的经验。”
除此之外,任永春又将叶鸿福夸了一通,说他性格机警且足智多谋,将此差事交由他来办简直再合适不过云云。
任老太监将理由一一列举,最终概括成一句话——派叶鸿福去简直就是一件再合适不过的事。
此时,司徒修筠心里面已经完全认可了任永春的提议,只不过他还有一件事不太明白。
他记得这叶鸿福似乎同任大伴的两个徒弟都不太对付,可如今任大伴竟然会主动举荐这个人。着实有些奇怪。
心中一番计较之后,司徒修筠并没有马上答应,只问询问起他这桩事。
就见任永春当即跪下叩了一礼道:“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如今南边倭寇当乱,为了大梁老奴愿意摒弃私人恩怨!”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面上也是一派正气凛然问心无愧的模样。哪怕心里头有自己的小九九,却让人在明面上挑不出一丝错儿来。
司徒修筠本也无意追究他们内官之间的私事,听他这么说便不再多问。
最终,任永春这套反其道而行之的阳谋还是得了逞。
在他提出建议后不久司徒修筠就下令,命石超为平倭大将军率精兵五千南下剿灭倭寇,叶鸿福为监军,率锦衣卫协同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