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戒说道:“虎哥成道,我也望成道,岂有贪图美食之理!你等毛神!都在此等我四戒,待交道经,马上瞧瞧归来,断不延误。”四戒挑着担,鱼道人牵着牛,悟心领着圣道,都按下云头,落于望月看天楼边。□□同多将与多官一齐见了,即下楼相迎道:“义弟来也?”宋道即磕头下拜,太宗搀起,又问道:“不知义弟,此三道是何人?”宋道说道:“是途中收的道徒。”太宗大喜,即命贴身侍卫:“将朕御马暂借义弟,请义弟上马,同朕回朝。”
宋道谢了恩,骑上御马,悟心轮如意金光枪紧随,四戒、鱼道人俱扶马挑担,随驾后共入长安。
宋道四众,随驾入朝,长安中无一不知是求取道经的人归来了。却说那长安宋道旧住的金福道观大小道人,看见几株杨树一颗颗头俱男,惊讶道:“怪哉!怪哉!今夜未曾刮风,如何这树头都扭过来了?”
内有宋道的旧徒道:“快拿衣服来!求道的老师父来了!”众小道问道:“为何?”
旧徒曰:“当年师父去时,曾有言道:‘我去之后,或三六年,或七八年,但看杨树枝头若是东向,我即回矣。’我师父道口圣言,故此知之。”急披衣而出,至西街时,早已有人传播说:“求道的人适才方到,太宗爷爷接入城来了。”众小道听说,又急急跑来,却就遇着,一见大驾,不敢近前,随后跟至朝门之外。宋道下马,同众进朝。宋道将龙牛与道法经担,同悟心、四戒、鱼道人,站在玉阶之下。
太宗传宣:“义弟上殿。”赐坐,宋道又谢恩坐了,教把经卷抬来。悟心等取出,近侍官传上。太宗又问:“多少经数?怎生取来?”
宋道说道:“臣道到了天灵宝山,参见大道,蒙差金伽、银迦二尊者先引至道楼内赐餐,次到宝阁内传道。那道童需索人事,因未曾备得,不曾送他,他遂以经与了。当谢道祖之恩东行,忽被魔风抢了经去,幸小徒有些神通赶夺,却俱抛掷散漫。因展看,皆是无字道本。
臣等着惊,复去拜告恳求,道祖道:‘此经成就之时,有天丘圣道下山与舍卫国赵长者家看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得道,止讨了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意思还嫌卖贱了,后来子孙没钱使用。’我等知二道童需索人事,道祖明知,只得将钦赐天金钵盂送他,方传了有字真经。
此经有三十五部,各部中检了几卷传来,共计一万零九十八卷以上,此数盖合一藏也。”太宗更喜,教:“光禄寺设宴,开东阁酬谢。”忽见他三徒立在阶下,容貌异常,便问:“高徒果神国人耶?”
道长俯伏道:“大徒弟姓陈,法名悟心,臣又呼他为陈灵圣。他出身原是东灵神州天来国天果山灵帘洞人氏,因数百年前大闹三界,被道祖困压在养心山之内,蒙慈悲道祖大道祖劝善,情愿皈道,是臣到求道祖将彼救出,甚亏此徒保护。二徒弟姓狼,法名悟力,臣又呼他为狼四戒。他出身原是狼云山天云洞人氏,因在钱老庄上作怪,即蒙道祖劝善,亏灵者收之,一路上挑担有力,涉水有功。
三徒弟姓鱼,法名悟水,臣又呼他为鱼道人。他出身原是臭土还作怪者,也蒙慈悲道人劝善,秉归道门。那匹牛不是主公所赐者。”太宗道:“毛片相同,如何不是?”
宋道说道:“臣到龙盘山天愁涧涉水,原牛被此牛吞之,亏灵者请道人问此牛来历,原是西海龙王之子,因有罪,也蒙道人救解,教他与臣作脚力。当时变作龙牛,毛片相同。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
太宗闻言,高兴不已,又问:“义弟走出长安远涉西灵神州天灵圣山求道,端的路程多少?”
宋道说道:“总记道祖之言,有十八万七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走出长安往西经过了一十几遍寒暑。日日山,日日森,遇山不小,遇海宽大。还经众座王朝,俱有照验印信。”
叫:“徒弟,将通关文牒取上来,对陛下缴纳。”递到太宗手中。太宗看了,甚是欢喜。”
牒文上有天宝国印,乌鹅国印,玉王国印,北梁女国印,灭佛国印,天紫国印,鹰狮国印,天丘国印,灭道国印;又有灭雨郡印,飞龙州印,金道府印。太宗览毕,收了。
太宗又道:“不知一弟将带经演诵一番,如何?”道长道:“陛下,若演道经,须寻道地,宝殿非可诵之处。”太宗大喜,即问当驾官:“长安道观,有那座道观清净?”
班中闪上大学士李-奏道:“城中有一金心道观清净。”太宗即令多官:“把道经各虔捧几卷,同朕到金福道观,请义弟讲道。”多官遂各各捧着,随太宗驾幸观中,搭起高台,铺设齐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