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机床技术,尽管早在1866年,南华的通用机床公司就根据实物仿制了斯潘塞机床,也就是单轴自动车床以及三轴自动车床,而且先仿制出多种铣床、刨车、磨床。但是其技术水平大概也就是1900+的技术水平。
以汽车工业为例,制造工具的发展也促进了制造方式本身的变化,从12个小时生产一台车到1个小时生产一台车,盛德十年第一款标准化汽车——千里马十年型轿车驶下流水线。这差不多是1908年的技术水平。
但汽车技术呢?
千里马十年型轿车的技术水平差不多是20年代的福特a型车的水平。可是专门打造的“宝马700”的技术水平,又达到了30年代中后期水平。
至于保密的飞机技术差不多……也就是1910年左右的水平。
为什么大明的科学技术水平会呈现出这样的参差不齐的发展水平?
说白了,这也和朱大皇帝的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商城里的早期商品不过只是稍微领先世界几年而已,可是朱大皇帝却通过一已之力把某些产品给直接换代了,这又导致了商城产品更新换代。
然后呢?
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直接推升了技术的进步。也直接导致现在大明帝国的科技水平,既有不少停留在19世纪同期水平,也有不少已经领先世界近半个世纪。
现在被深深改变的,并不仅仅只有大明,还有全世界,也都受到影响,技术扩散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毕竟,朱大皇帝之所以推出那些产品,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出口挣钱,毕竟办工厂本身就是为了挣钱的。
而受到先进技术的影响,欧美的技术也在发展,他们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商城技术水平的提升。
可以说,朱大皇帝以一已之力推动了世界科技迭代。
但是,这种世界科技迭代,却有一个不足——理论基础的薄弱。早期南华的工业是以仿制开局,加上当时科研学者不足,这直接导致商城里许多领先时代的理论知识,无法被吸收,无法被研究。
直到十二年前,这一局面才有所改观,朱大皇帝成立了“帝国中央试验室”,向试验室提供了包括论文在内的大量理论指导,才真正促进了基础研究的进步。
尽管对于外界来说,“帝国中央试验室”是一个“发明中心”,可只有朱大皇帝才知道,相比于实用发明,那里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先进科学理论的研究中心”。
现在那里的水平,到底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呢?
这就需要朱大皇帝通过两本同期的《自然》期刊进行比对了。只需要稍微加一对比,就能够掌握大明的整体科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