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高一开始陆续出现学科竞赛后,天赋的差距就能明明白白的摆出来,听得懂就是听得懂,听天书就是听天书,比普通人更优秀的智力水平也不代表能成为高尖端的研究人才。
就像大部分人在百分制愉快玩耍,还有一小部分人,要在一百三十五分到一百五十分之间厮杀。
蔺星就是挺典型的一个,她可是正儿八经以第一名考进来的,虽然是alpha,但成绩从没有掉下来过,但她自己就不是很适合走竞赛这条路,投入和收获不成正比,自己也不是特别的喜欢,跟着去凑了个热闹后,就继续回到班里,在教室、操场和食堂三点来回乱窜。
镜头时间有限,拍摄的主要焦点在不到二十个学生身上,所以观众们很快就能有个大致印象,甚至可以快速分辨出这是普通学生还是alpha学生。
好歹为他们真的分不清性别挽回了一局。
毕竟,还是有不少观众记得节目组最初的那个猜性别得大奖的活动,讨论和热度不低,猜什么的都有。
尤其是被采访的学生不知道是不是商量好了,还主动做一些混淆认知的举动,更让人真真假假分不清。
——是不是可以合理怀疑,没有人猜对的话,这个奖金能被这群学生平分?
——我感觉我已经分不清这个学生是弟弟还是妹妹了,只能看出来是个活蹦乱跳的年轻人!
——好恶心,学生搞得不男不女的,社会以后就会因为他们混乱,出大事。
因为猜性别的争论不小,还上过几次新闻,不同观点的人因为这个话题混战,倒引得更多的人注意到这个节目,关注到alpha了。
“哥,医院那边没有人打扰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