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页

那是会让他们满朝文武被后世戳脊梁骨的。

两人许久不见,话题还是很多的。

他们聊了聊后面越来越撕破脸的党争,皆是一阵唏嘘;聊了聊紧接而来的徽钦二帝,又是齐齐唾骂,恨不能生在那时候去把他们掐死!

苏轼直叹气:“还是子厚眼光好啊,当初要选徽宗登基,他就直言说‘端王轻佻不可为君’。”

当时的端王就是后来的宋徽宗了。

要不是这次站错队,章惇应该还能风光好些年。

两人坐在一千多年后的茶室里,感受着有了暖气后堪比夏日的温暖冬天,聊起过去的人和事都有恍如隔世之感。

等捧起吴普给他们泡好的热茶,王安石才注意到有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小老头儿(杜甫)坐在那儿旁听。

王安石奇道:“这位先生瞧着倒是眼生,馆长怎么没介绍介绍?”

苏轼这才想起王安石还不晓得杜甫是谁!

他看了眼捧着茶坐在旁边慢悠悠喝的吴普,只觉这小子蔫儿坏!

谁不知道王安石喜欢杜诗啊,当初王安石还拿出他自己编的《杜工部诗后集》给他们品鉴来着!

苏轼就给王安石介绍道:“这便是您最喜欢的杜工部了。”

杜甫摇着头无奈道:“叫不得杜工部了,我已经辞去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职,如今又是闲人一个。”

王安石就算罢相,回到金陵那也是享受国公待遇,他二十出头金榜题名,一路顺风顺水走到五十好几,哪怕中间起起落落,总的来说还是活得很是畅快。

这样一对比,同样五十好几的还只混了个幕府闲职的杜甫官运就着实太差了。

王安石乍然听到苏轼和杜甫的对话,还有些发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