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弹的是一首《定风波》。
这些天他夜里读了不少诗文,有自己的,也有旁人的,他觉得这首《定风波》恰好能回应曲中的迷茫: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定风波》是他写的,可他目前还没有写。
苏轼从后人的记载里读了“此心安处是吾乡”背后的故事——
好友王巩受他的乌台诗案牵连被流放岭南,歌姬柔奴毅然随着王巩一起去。后来好友归来后他们再聚首,他好奇地问柔奴:“岭南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吧?”柔奴却笑着回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他听了只觉不仅自己幸运地交到了王巩这样的好友,王巩更是幸运地有这样一位聪慧通透的解语花陪伴左右。
于是他写下了这么一首《定风波》。
苏轼从“笑时犹带岭梅香”弹到“此心安处是吾乡”便收了手。
外行人自然听不出曲中的诸多变化,可所有人能感觉两段曲子仿佛在一唱一和。
有种奇异的契合感。
至于苏轼两人弹的是什么曲子、用的是什么指法,外行人就听不出来了。
反正要是可以用感觉来评分的话,正在看直播的人都感觉苏轼肯定是接上了!
果然,里面传来一声“可以”。
吴普耳朵灵敏,一下子听出那是把略带沧桑的女声,对方年纪应当不小。
琴声再一次从屏风后响起。
这次的琴声厚重而深远,仿佛一座座高山拔地而起,前方道阻且长。
可人不能因为山高路远就止步不前,所以琴声越发地雄浑有力,似乎有着不跨山过岭不罢休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