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禅让,祐华元年

十年风雨吹打而过,终还将人打得沧桑了。

“皇爷爷。”

朱遵铮走了过来,恭恭敬敬地行礼。

朱允炆满意地看着朱遵铮,问道:“今日清晨可练武了?”

朱遵铮点头:“跟着汤指挥使练了半个时辰。”

朱允炆含笑:“莫要怕吃苦受累,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当帝王的轻巧了,过于享受了,那官员就懈怠了,百姓就苦了。大明的根基在于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道理你一定要记住了。”

朱遵铮恭恭敬敬行礼:“皇爷爷说的话,皇孙都记在心里。”

朱允炆拉着朱遵铮的手,笑道:“去吧,给你爹发一封电报,让他从天津回来吧,朕有事要交代。”

朱遵铮欢喜地走了。

朱允炆走至门口,挺直胸膛,看着蓝天白云,对身后的马恩慧说道:“皇后,这些年来,朕最愧对的便是你,多少次外出,你都留在这皇宫里。很快,我们就可以一起出去了。”

马恩慧看着迈过门槛的朱允炆,行礼道:“那就去一趟皇上魂牵梦萦的地方看看。”

朱允炆笑着摆了摆手,走入武英殿。

翻看了几份奏折,朱允炆微微摇了摇头,当打开一份奏折,看到是于谦写的时,眼神一亮。

建文二十二年时,于谦以国子监考核第一的成绩结业,随后进入朝堂,担任兵部主事,同时是东宫僚官,被朱文奎委托教导皇太孙。

可以说于谦是朱遵铮的启蒙老师,只不过朱允炆在半年之后便将于谦外调至山西充当知府,仅仅两年,便破格提拔为山西布政使,成为了大明王朝最年轻的布政使官员。这一干,又是近两年,直至现在还没有返京。

朱允炆看着于谦的文书,这个刚毅的年轻人终于还是无可阻挡地展示出了自己惊人的治理能力,他爱民,办事利索,他善解民事,深得民心。

于谦提出养民三策,希望放缓基建进度,尤其是开山之事需要暂缓,理由是等待国子监匠学院研究出新型的施工器械,以减少人员伤亡,加快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