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杆和张晨他们离开了教堂,走在路上,刘立杆说,这他妈的心里还有点难过,好像把老万遗弃在这里了。
张晨笑道,正常啊,当初把小莉派到上海,我每次离开上海的时候,都有这个感觉,但现在,一晃都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小莉又去了北京。
“放心吧,他在这里,很快就会有自己的生活圈子的,我们当初去海城的时候,比他还不如,他至少是有个现成的工作,等着他来做,我们呢,连晚上睡在哪里都不知道。”张晨说,刘立杆点了点头。
他们说起了海城,谭淑珍就沉默不说话了,那不是她的世界,她和海城不熟。
四个人走到了外面停车的地方,看看时间,才四点多钟,离吃晚饭还早。
张晨说:“我们去高速公路服务区吃饭吧,还没在服务区吃过饭,你们吃过吗?”
刘立杆和谭淑珍也没有吃过,大家这就商定,去高速公路服务区吃饭。
……
老朱给孟平打电话的时候,反复强调,不要带其他人来,孟平心里疑惑,这神神秘秘的,是干什么?
老朱是无锡市党史办副主任,兼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他主要还是负责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因为主任是市委副书记兼的,并不在市志办坐班,所以老朱,变成了市志办的实际负责人。
市志办是个清水衙门,市志办的副主任,也是个清闲的工作,以前是上面有任务,要求各地编撰地方志,但自从《无锡市志》编完之后,他们实际就没有什么任务了,一年编一本《无锡年鉴》。
那种东西,实在是一个大杂烩,每年的内容,基本是沿袭上一年的,把里面的数据换一下就可以,这种书,印出来后,基本都是每个领导干部办公室书柜里的摆设,没有人会去看,甚至连决策参考的意义都没有,哪个领导干部要靠年鉴决策,那就连黄花菜也凉了。
除此之外,他们就编一些乱七八糟的书,只要和志有点关系就行,这也没有任务,编它们,仿佛主要是为了证明自己这个部门还存在。
甚至有的领导,还情愿你们这帮家伙,每天摸自己的脚趾头玩,也不要编这些乱七八糟的书。
这编了书就要打报告申请经费,那每一份报告,都把这书,形容得会影响千秋万代,搞得领导批吧,心疼钱,不批又容易落人把柄,一顶大帽子,说什么你不重视影响千秋万代的事业。
老朱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的,谭其骧的硕士研究生,学的是历史地理,毕业分配的时候,本来可以留校,也可以去商业部,但他父母,要求他回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