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吴先生,理发师赶紧站了起来,张晨心里疑惑,心想,吴先生说的理发,不会是在这里吧?要知道当时的吴先生,不仅是名画家、名教授,还已经是法国最高政府勋章的获得者,全国政协常委,在拍卖会上,一幅画,都可以拍到二三十万港币了。
没想到吴先生叫了一声剃头,就走到了那张木头椅子上坐下,理发师拎起一块围裙,“啪,啪”抖了两抖,就给吴先生围上。
吴先生看了看愣在那里的张晨,头点了点边上的一张凳子,和张晨说坐坐,有什么话,坐下来说。
张晨坐了下来。
“你那个馆,为什么要叫河畔油画馆,而不是美术馆?”
吴先生看起来前面虽然只是匆匆看了一眼,但对他同学信中的内容,都记住了,他问张晨。
张晨赶紧说,我觉得美术的概念太大了,我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我就是自己学油画,也喜欢油画,现在有能力了,就想建一个油画馆,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还是一个很个人化的小馆。
吴先生点点头,他说你这馆,有什么想法。
张晨说,这不是正好机会巧合吗,我刚买到了一批原来国立艺专出来的学生老师的画,我就想,这中国的油画,说起来,真正的起源,还是和国立艺专有关系,我就想在二楼,搞一个专门的以国立艺专为主题的馆。
一楼,就收集一些现在的,我自己喜欢的油画,这样,楼上楼下,也体现一种传承。
“你说你收了一批老艺专的画,都收了哪些?”吴先生问。
张晨打开自己的包,从里面拿出了一叠照片,这是他特意拍下来的那批作品。
张晨把照片一张张地拿给吴先生看,看了两张,吴先生和理发师说,王师傅你等一下。
理发师傅停了下来,吴先生把这一叠照片,从张晨的手里拿过去,一张张地看完,似乎有些不相信,他说,都是很早的画了,你从哪里来的?
张晨说,我还有两幅吴老师的。
“我的?”吴先生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