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拉着一辆做服装的客户拉的那种手拉车,车上是两个帆布大包,别人都以为她是到杭城进服装的,没有人知道,她那两个包里都是快件。

到了上海,时间还早,她就去小莉那里,和小莉挤在一张床上睡几个小时,第二天天一亮,她就起来,拿着一张上海地图,规划今天的路线,把包里的快件拿出来,按路途的远近重新装好。

八点钟,她就和很多上班的人一起,去挤公交车,一家家地送货,送完一家,她就在本子上划掉一家,有返回杭城的货,就当场收了。

货都送完,魏文芳就直接去火车站,坐火车回到杭城。

省内的货,如果她有时间,就她自己送,没有时间,就吴朝晖或者他妹妹送,而路远要去机场找人肉的货,魏文芳不放心,总是自己去,反正这些路远的货,隔一天,客户都已经觉得很快了。

他们的业务发展很快,吴朝晖和他妹妹,都要全力以赴过来帮忙,就把市场里的业务,交给了吴朝晖的一个师弟去管。

他们另外在市区租了房子,这里的货,就在市区,不和市场里的货混起来,有时候货竟然可以凑成一车,吴朝晖干脆开着依维柯,几个地方跑一圈,争取一天跑下来。

每天虽然很辛苦,有时候魏文芳站在公交车上都会睡着,但她心里却是充实的,感觉这日子一天天的,很有盼头,前途也是一片的光明,累一点又怕什么,反正自己还年轻,有的就是力气。

……

张晨跑了几个城市,更坚定自己的判断,服装靠薄利多销的年代已经过去,甚至单纯靠款式的年代也已经过去,他看很多国外品牌的服装,款式很简单,但面料和做工很好,价格很贵。

张晨预感到,这服装接下来就会是品质和品牌的时代,他开始加大广告的力度,在《瑞丽》和《世界时装之苑》做起了广告,甚至在当时发行量很大,刚刚由《读者文摘》改名为《读者》的杂志上,也出现了“半亩田”的广告。

小莉知道张晨有去北京开专卖店的想法,自告奋勇,要求去北京,她说,上海这里,已经完全可以交给小米,张总,我想去北京。

张晨问她,为什么这么想去北京?

小莉说,我从小就想去北京啊,我就是喜欢在不同的地方工作,杭城待腻了,就去了上海,上海现在有点腻了,正好就去北京。

小昭笑道,那全国都待腻了,你是不是还要去外国?

“对对对,张总,小昭姐,你们想去哪个国家开店,我去学那个国家的话。”小莉叫道。